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24节 (第3/3页)
入宫前便动过赴死的念头,阮侍诏为了拦她,曾经发下誓愿,倘若娘娘自戕,他也定不会独活。若是娘娘心中对阮侍诏还有半分顾念,应该、应该是不会做出那样的举动吧……” 送走了吴内官,阮秋色与卫珩相对着沉默了良久,终于忍不住问了句:“王爷的母妃……当真是自尽无疑吗?” “确定得不能再确定。”卫珩声音有些滞涩,“母妃是割脉而死,她自己藏了门上的钥匙……” 他只说了这两句,便闭了闭眼,再也说不下去了。阮秋色赶紧上前,将他的手在手心里握了握:“王爷……不想说便不要说了。” 她看着卫珩紧绷的嘴角,在心里想象着他那倾国倾城的母妃生得是何模样。想来想去,总觉得她眉宇间定然存着几分凉薄戾色。 若非如此,她怎么狠得下心让幼子看着自己死在面前,又怎会在与人许下不会独活的约定之后,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让那人苦苦寻着误以为的“真相”一步步地踏进深渊里,终究没能独活。 她心里除了浅淡的怨气,还有许多难解的疑惑。既然卫珩的母妃确实是自戕而死,那么她爹便是调查下去,也断不会查出什么。可他又是为何会被朱门的人灭了口呢? 然而看着卫珩因为痛苦的回忆而紧闭着的眼睛,她便什么也问不出口了。左右这几日时青便会押送秦五爷回京,如无意外,这些答案都可以从他口中获知。 想到这里,阮秋色轻轻地叹了口气,又抚了抚卫珩发凉的手背,只低声说了句:“或许王爷的母妃……真的太辛苦了吧。” 第132章 算账(新增700!) “跟她道歉。”…… 一晃又是两日过去。 按照仵作的推算, 素若出事是在宫宴前日的深夜。人的尸身要比水沉些,故而先是沉入湖底,等到尸身腐败, 生出气体来, 才会鼓动着尸体浮出水面。 更精确的死亡时间, 仵作也是验不出的。好在卫珩还是从别处找到了线索——那晚御花园中值夜的侍卫坚称自己什么也没听到, 可值夜的岗亭离那湖泊不远, 素若入水时意识尚存,无论如何也会发出不小的动静。 仔细一审问才知道,大内侍卫每晚亥时换班, 值守御花园的那位素来惫懒,总会在温暖的闱房赖上一时半刻——凶手若是有心, 不难发现这个规律,因而素若落水的时间,多半就在亥时至亥时三刻之间。 皇宫之中有宫女一千五,内侍五百余名。人多眼杂也有好处,林林总总地筛查了一通,这段时间无法自证行踪的宫人只有百十来名——卫珩这两日便在宫里忙着排查这些宫人。 阮秋色却没能陪着他一起查案。原因无他, 有人比卫珩更需要她的陪伴。 自打那日昭鸾与裴昱阴差阳错地捅破了窗户纸, 裴昱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每天天不亮就离了将军府,深夜才归。昭鸾去堵了几次,连裴昱的面都没见着。 “他搞什么呀,被拒绝的是我好不好?”她满不高兴地同阮秋色抱怨,“还以为裴昱是个硬气有担当的,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连见我一面都不敢。” “裴昱……的确是做得不地道。”阮秋色想着卫珩说过的“活人争不过死人”, 便讪笑着去劝昭鸾,“左右世上好男人千千万,你也不必在一棵树上……” “好男人再多也同我没什么关系。”昭鸾意兴阑珊地打断了她,“救命恩人只有一个,裴昱也只有一个。我今日哪怕是通宵不睡,也定要见到他的面,让他给我个交代才行。” 阮秋色见劝不住她,也不再说什么。她多少有点心不在焉——时青昨日递来了消息,傍晚时分便可以押送着秦五爷抵达京城。所以她拉着昭鸾坐在宁王府的前厅里闲聊,等时青回来,她第一时间便可以获知消息。 酉时的钟声远远敲响,门廊中传来一阵嘈杂的响动。阮秋色正想出去看看,便见一道高高大大的人影越行越近,几步便迈进了前厅。 “时大哥!”阮秋色站起身来迎他,“一路可还顺利?” 日夜兼程地赶了五六日的路,时青一身风尘仆仆,眼下也泛着淡淡的青黑。走近了一瞧,还能闻见他身上淡淡的血腥气——秦五在朱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押送他回京的这一路,定然是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 “是遇过几次埋伏,幸而不辱使命。”时青朝她露出一个微笑,沉声答道,“犯人已经关押进大理寺的死囚牢,由十多名暗卫守着。消息也早就递进了宫里,只等王爷回来审问。” 阮秋色也微笑起来:“时大哥向来最是妥帖。” “你便是宁王那个左膀右臂吧。”昭鸾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时青,“听说你的功夫在南朝算是数一数二,倘若有机会,真想见识见识。” 时青这才注意到一旁坐着的昭鸾,见她容貌极美,瞳色有异,便猜出了她的身份,忙向她行了一礼:“见过公主。传言不可尽信,‘数一数二’这个名头,时青愧不敢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