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楚河  (第2/2页)
由楚家人来坐。    可管事这位子吧,如今早就没有楚家人想坐了。    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这个“奇怪”的规矩。    当然,出了楚家都一样。    王家管事姓王,路家管事姓路,上官家管事上官姓,不外如是。    管事管事,管太多事,就容易得罪人。    这一来二去的,本家的人就都不想当管事了,于是便让外姓人当管事。    但又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说上句“老祖宗的规矩都不依循”,便就有了改姓的事情。    至于楚河改姓楚之前姓什么,他自己都不想提了。    还提那做什么,不过都是些个陈年旧事,无非就是“张王赵李子孙慕”。    不过话说回来,镇南姓楚之前姓什么,楚河记得自己好像听人说起过。    那人是个路边卖炊饼的,姓武,家中排行老大。    “木门”    没错,就是姓这个,一个比之及木、孔父乃至中野都还要少见的姓。    “手推木门拂石坐”    楚河拂床坐,抬眼望见墙上挂着的画,他找人给自己画的。    如今看来,音容笑貌仿佛犹在昨日,一切都是那么的“历历在目”。    “画什么?”    “画我。”    忽然,楚河想到一件事,那个给他画画的人似乎就姓木门。    “不知老丈名姓,可否告知一二?”    “木门大有。”    “大有初九,好名。”    也不知,这位镇南与那卖画老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不过想来,无非是父子或者爷孙。    至于为什么无法确定,主要还是楚河不知道对方年岁几何。    想到这里,楚河忽然笑了起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一时感慨中,楚河起身来到桌边,提笔就写“怅寥廓”。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赢了晚饭管饱,输了码头干活。”    脑海里重复着这句话也不知多少遍,梁静茹也给不了的勇气和自信忽然涌现在年轻的楚河心中。    然后就是输了个底朝天,被两个壮汉叉着,扔到了街上。    再之后,始终不甘心的楚河没有去码头干活,而是在父亲安排下进了楚家当杂役。    干了几年杂役后,靠着自己的本事当上了管事。    但前文说过,资质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我资质差,写不出旷达的诗句,但是我能描绘我心中的广阔,这样我就知足了。”    当然,不是说的写诗的资质,而是练武的资质。    资质不好的楚河,当初为了当上管事,自然也是拼尽全力的。    而如今,身上除了暗伤之外,似乎还是暗伤。    一堆的陈年旧伤,使得楚河早已是身心憔悴。    若是以前,管他镇南还是镇关东,都别想染指管事这个位子。    能坐管事这个位子的,只有他,也只能是他。    可现在呢,心有余而力.....    好吧,心也累了。    坐回床上后,楚河决定睡一会儿。    也不拖鞋,也不脱衣物,便就这么和衣而睡。    闭上眼之前,楚河耳边依稀传来歌声。    闭上眼之后,歌声越发清晰且响亮起来,直到最后在歌声中沉沉睡去。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    千里的那个雷声哟、万里的闪    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