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重生]_九千岁[重生] 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千岁[重生] 第27节 (第3/3页)

了,方才转身去办正事。

    殷承玉先回慈庆宫更衣,之后便去了武英殿向隆丰帝禀报此次天津卫之行的情况。

    大约是知晓他今日返京,除了首辅虞淮安依旧称病未出外,其余几位阁老都寻了各种由头齐聚武英殿,等着打探消息。

    虽然这些日子天津卫一直消息不断,但两地相隔,消息难免有滞后,太子这里的消息才是最准确的。

    殷承玉刚进门,就有五双眼睛落在了他身上。

    他神情不变,上前向隆丰帝行礼:“儿臣幸不辱命。”

    “起来吧,你出去将近一月,朕与皇后都甚为惦记你。”隆丰帝乐呵呵地唤他起来,看着殷承玉的眼神充满慈爱。

    他早在方正克送回来的折子里知晓这回查抄的脏银数额达一千五百万两之巨,即便素来不喜这个儿子盖过他,但想到那大笔的银子,脸上还是难免多了几分笑意。

    命高远搬了椅子让殷承玉坐下,隆丰帝这才问起天津卫的情形。

    殷承玉并未隐瞒长芦盐政乱象,将情况尽数说了。

    “长芦内有硕鼠,一面伪造文书,超发盐引,截留税银;一面勾结盐商漕帮,大开方便之门,将官盐运到南地售卖,赚取巨额利益。甚至还有关海山等人勾结海寇。以致天津卫一带田地荒废,军队松弛,家家户户不务正业,竟都在院中置锅煮盐。”

    “仅长芦盐场一处,牵涉其中的大小官吏便多达数十人。难以想象两淮、两浙等地是何等景象。”殷承玉加重了语气,起身垂首道:“盐课事关国本,硕鼠不除,国库不丰,还请父皇下令严惩彻查。”

    “是该彻查。”隆丰帝面露怒色:“正是这些贪官污吏太多,才致使国库空虚。此次长芦涉案的官员,均从重发落,抄家问斩,以警后人。另再派御史去其余盐使司彻查,凡贪墨官员一个不留。”

    他随口一句话,却叫几位阁老惊了一跳。

    除去长芦,大燕还有两淮、两浙、山东、福建、河东五个盐使司,其下又分设数个巡检司,其中利益牵扯之巨,官员之多,不可估量。

    若当真要彻查,多少人要栽进去?

    尤其是两淮,两浙还有福建都属南地,在场的四个阁老里,就有三个是南方派系官员,与南地官场牵涉甚深。

    几个阁老交换了眼神,最后是次辅邵添出言道:“还请陛下三思。古人言水至清则无鱼,私盐乱象古已有之,虽然要惩戒整治,却万万不可cao之过急。若是从重处罚,恐会生出乱子来。不若采取怀柔之策,只斩主犯,其余从者,凡主动上交脏银者,便算将功折罪,只罚银不罢官。此举既能不费吹灰之力令盐政官员自查自省,亦能丰盈国库。岂不一举两得?”

    “次辅言之有理。都说法不责众,如今所涉官员太多,若都杀了,一是地方将无人可用,二则是百年之后,陛下恐会落下残暴之名。”文华殿大学士常启也出言附和。

    他们都深知隆丰帝性情,他随口一句都杀了,并不是当真憎恶贪官污吏,不过是恼怒这些贪官污吏将银子都放进了自己的腰包里罢了。

    说到底,还是银子归谁的事。

    果然,方才还怒气勃发的隆丰帝闻言又犹豫起来,当真开始思考邵添所言的可行性。

    殷承玉看着这一幕,心中毫无惊讶。

    只垂下的眼眸划过淡淡讥讽。

    隆丰帝就是这么个人,学识平平,胸无主见,明明是天下之主,却只顾着自己的利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