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页 (第2/2页)
考了很久,入夜却睡不着觉,快入冬了,她一个南方人突然来到北方,夜里是真的冷。 她有点想把暖床丫鬟的事情提上案头。 房间虽然放了炭盆,晚上也族人也会给她备上汤婆子,但她很清楚室内封闭得太死,烧炭是有可能中毒死亡的,所以她坚持室内通一点点风。 可就是这一点点风,对于怕冷的她来说依旧非常不友好。 她叹着气,最后还是慢慢睡着了,没办法,卯时她就要穿好朝服点卯了,不早点睡不行的。 …… 木析老老实实在翰林院侍讲手底下学了一段时间。 她头顶的侍讲姓郑,郑家在前朝是非常有名的世家大族。 可惜族人在战乱年代死伤过多,到如今差不多已经快要退出世家大族的行列了。 但到底是按照世家的规矩教养出来的弟子,郑侍讲博闻强识,熟读经书典籍。 许老还在朝堂上时还曾跟着许老纂修过前朝的史册,在翰林院非常得学士大人看重,听说她上头的裴侍读学士一旦提交致仕辞呈,下一任的侍读学士就会是她。 当然,传言是这么传的,郑侍讲为人确实和蔼,除了给她们布置的课业,和一些要写的皓文,碑文,祭文,需要她们起草的诏,表,和对史书的校勘和纂修等工作实在是太多了之外,她本人问题不大。 这些天木析除了侍讲布置的课业外,需要去校勘的史书史册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是日日都泡在翰林院的书阁里了。 郑侍讲知道她过目不忘,又知道她是许老的弟子,她曾经跟在许老手底下为官过,又和许老一起纂修史书,对木析自然是格外看重。 郑侍讲点了一个典籍一个代诏跟她:“史书阁的书籍校勘就交给你了,不会的可以问她们,需要什么,找周检讨批条子就好。” 木析点头应是。 跟着她的典籍姓孟,代诏姓张,寒门出身,是早些年的三甲进士,一直在翰林院没有提升过。 典籍是从八品官员,代诏是从九品官,木析作为二甲进士,还是排名靠前的二甲进士,入翰林院受领的是正七品的编修,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官大三级。木析手底下的孟典籍跟张代诏对她都是毕恭毕敬的。 哪怕她们年龄跟资历比木析大的多,依旧不敢跟木析摆官架子。 况且她们虽然官位品级不高,但混了这么多年的官场,消息却是灵通的。 木析虽然明面上是寒门农家子出身,实际上却不见得比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背景小,人家是拜那位从内阁退下来的大人为师,肯定是比她们这些在翰林院一坐就是七八年,位置动都不带动的八品小官前途光明的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