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页 (第1/2页)
不过这个消息,由于没有到三年一次的考察期,上面并不知道,连孟西州都没有多少人知道。 外界对此唯一知道的就是,文岭县堂堂一县知县,居然县衙出面行商贾之事,当时还有御史参木析,不过圣人只道,文岭县此事她是知情的,也经过了她的同意后,御史就沉默了。 毕竟圣人亲自要保下来的人,她们哪里参得动?圣人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她什么脾气她们还不了解吗? 文岭县就这么悄悄发展起来了。 随着文岭县一起出名的,就是“文岭药材”,目前市面上唯一稳定的药材供应商,竟然是文岭县这一个县。 几乎什么样的药材,她们都能种植,因为文岭县几乎是什么样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有,大部分药材所需的特殊环境,她们文岭都能找到。 稳定的供应货源,药材的品质品相,文岭也有专业的鉴定级别,甚至本地人还发现了好几种只有她们文岭本县才有的药材,药性温和,可以中和在很多药方上,需求量也不低。 短短几年,竟然到了部分中医药材的行业标准是文岭县定下来的,定价也是看文岭这边的定价。 先前只是周期短,用量大的药材价格跟标准受到影响。 因为木析不可能在前期种植那些周期长的药材,那些七八年才能看到收益的药材,在前期来看种植起来实在是不划算。 所以前期都是根据市场需求,看看她们文岭适合种植什么药材,还有她们掌握了哪些药材的种植方法,由医药署了解药物习性后再种植的。 可能说官府替百姓担了所有风险,百姓只管种,什么都不需要管。 到了后面,几乎市面上所有的药材都受到了文岭县标准跟价格的影响。 甚至到了上供给圣人使用的药材,太医都说这是“文岭特供”品相的药材。 当时圣人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什么文岭特供?哪个小国给朕特供药材的?” 那太医语塞半天才把这个乌龙解释清楚。 “文岭特供”不是特供给圣人的药材,而是指这种药材的品相百年难见一株,是所有药材品相最佳的一个档次。 每一次出了“文岭特供”,卖出去的价格都比普通的药材翻上个四五倍不止。 至于是不是“文岭特供”,文岭县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甚至很多连一些大夫都摸不清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标准。 但是后面的事实证明,确实是“文岭特供”的药材最好用,药性最佳。 圣人意味不明的笑了一下,轻声自言自语道:“好一个文岭县,好一个木拢溪啊……” 等文岭的药材出名后,已经是三年一次的官员考评了。 木析上奏,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