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页 (第1/2页)
世家更不得了,本就是当地名门望族,田地隐户样样没少,本族出的进士多,朝堂上有人,田地在家族进士们的照料下不用交税,各大世家相互联姻,盘亘在朝堂上,最后还豢养私兵。 你说圣人能忍吗? 当然能忍了,不然能忍到现在? 孟家就是这样的存在。 整个承安府,除了林家,就是她孟家一手遮天。 如果不是木析另辟蹊径,乘其不备打下了基础,朝廷借机断她左右手,孟林两家的存在,朝廷不能拿她们如何。 哪怕北林的总兵是朝廷的人,也不能轻易动手,因为不是同一个民族,轻易间派兵镇压,那就不是一个适得其反能形容的了,这是直接逼反。 虽然文岭州是朝廷直辖,但圣人给了木析最大范围的权利,她手底下文岭的官员任免,她有最大的任免权,其次才是吏部。 木析在锦衣卫考察过赵县丞后,直接把她提到了知县的位置。 现在她手底下是五个县,五个县的知县她都看过了,可以确认的是其中至少两个知县是孟同知的人。 至少是孟同知同一条船上,绝对下不来的人。 这些人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木析找到机会收拾的,好一点的调走,倒霉一点的进去吃国家饭,运气一般的要就给小鞋子穿。 剩下几个都是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现在是木析势大,那就听她的,但是孟同知强硬要求她们的时候,她们也不会拒绝。 木析就笑了,她看起来就像那么好说话的人? 木析直接派下去的原赵县丞,现在的赵知县倒是她的人,说啥干啥。 但这位完全是靠着木析的,底子太薄,有时候还要木析反过来给她撑腰,说实话,木析后面看到她来就想跑。 因为又是来哭诉的。 她现在了解当初孟同知看到她的心情,确实非常不耐烦,毕竟她也很忙,没那么多功夫天天处理知县之间那点破事。 后来木析找了个机会,把第一个带头给她造麻烦的知县调离了文岭州。 剩下的几个就安静下来了,木析想着,至少能安静下来几个月吧? 她确实是很忙的。 原文岭县的成功模式,并不能适用于如今的文岭州,首先她做不到用手里头的银子建新城镇,安置完整个州的流民山民。 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她也不可能真的只照顾山民流民,只让这些人吃到政策福利。 之前只是一个小穷县,没人关注,现在是直辖州,可以说整个朝堂的目光都汇聚在这里,她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随心所欲。 她只能把开荒权给其他的隐户山民,根据之前的经验,最快的安置好其他隐户,提高文岭州的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