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科举仕途_第13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页 (第2/2页)

不可能发动大型徭役挖运河。

    她是想在文岭州境内,把各大水系打通,让文岭州内四通八达,真正带动整个文岭县的经济,盘活整个承安府。

    也就是只需要挖几条小河道,还有小水库即可。

    承安府的知府不了解木析的作风,无所谓的点点头,反正文岭州是直辖州,出啥事不用她负责。

    但州衙的官员非常了解她们这位知州的作风啊。

    这位大人可不是发动徭役,那是官府出钱,在农忙之外花银子请百姓挖河道!

    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水一样的流出去!

    而且按照知州的做风,八成还得免费包吃包住,说是只包两餐,她们又不是江南的人,她们一天就两餐。

    这些都要钱啊!

    州衙的官员能不闹吗?

    不过这个时候在文岭州州衙内,已经没有能阻挡木析的官吏。

    户房的总书听到知州大人的话,脸色都发白了,她都差点要保证知州大人的大腿哭了:“大人,真的,真的没钱了!”

    放过她们这些可怜的小官吏吧。

    没钱是个大问题。

    目前药材那里的收益是抵不上铺路所需的银两的。

    后面还要打通水系,所需的银两简直是天文数字。之前她找知府,知府笑呵呵的,就是没松口给援助。

    毕竟文岭的知州是出了名的败家。

    她认真想了好久,最后准备薅商人的羊毛。

    修路也好,建桥也好,所有在这其中出了银两捐赠的商人,都可以在立碑上刻字,并且一年内减免商税,并且得到官府的庇护。

    文岭的官府药材生意,加上各种新镇和新村的出现,人口集中,山匪,土匪随着官府的强势,也越来越少,整个文岭的经济飞速发展,自然吸引了不少商人前来。

    这一次官府的政策补贴到了商人头上,商人当然愿意,出一笔银子能得到官府庇护,能在石碑上留名,加上减免一年内的商税,随便哪一个条件都能让商人心动,更别说是三个一起来了。

    而且把道路修好,说实话,主要方便的还是她们这些商人,水系一旦打通,那就更方便了。

    无论是为名,还是为利,她们都没有拒绝的理由,慢慢的等这个消息在商人之间流传开来并被证实,不少本就与文岭,承安有生意来往的都来了。

    哪怕她们捐的不多,积少成多也不少,加上木析其实只是一时之间资金运转不开了,慢慢过了这个时间,等药材的银子到账就不缺银子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断更,等暑假过去了看情况再更新。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