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页 (第2/2页)
不知道现在京城不是司法人员,也可以无故直接拿下官员,以下犯上了?” 那禁军张嘴张了半天,也没敢说是因为怀疑她不是官员,觉得她伪造官凭才抓她的。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位可能真的不是伪装的官员,而是确确实实就是二十六岁的正五品官员。 他们僵在这里半天,直到把总的人再次来传话,那禁军才放松了一下。 他对木析行礼道:“还望大人能跟卑职往京兆尹府去一趟。” 木析淡淡道:“不用这么麻烦了,本官本来是要去吏部述职的,你不放心,可以送本官去吏部一趟。” 她还似笑非笑地解释道:“吏部的官员核实官员身份,怎么着也比京兆尹府要方便得多。” 第75章 回京 接待她的依旧是文选清吏司的文郎中。 文郎中显然也是听说了木析来时的误会,她大笑道:“看来升官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比人家假造官员的还像假造的。” 木析也很郁闷,这误会怕是以后都要让她成为别人口里的笑谈了,能不郁闷吗?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她这次的调任问题。 国子监祭酒,先不说适不适合吧,这本身就是个闲的不能再闲的部门了。 当然不是说这个职位它不好,纵观历任国子监祭酒,无不是文采斐然,享誉士林的大文豪。 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一般只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文学史上都会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家去担任,但是只醉心文学,并不手握实权,但地位清高。 第二种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实权在握的大官,既有文学修养,又位高权重,国子监祭酒一般就是个兼职,担任国子监祭酒反而是给国子监增光的。 不是木析妄自菲薄,而是她扪心自问,自己确实是不适合担任这个职位啊,哪哪都不适合。 她在文坛中寂寂无名,文学修养不足以担任国子监祭酒。 况且对她来说,“升任”了国子监祭酒绝对是明升暗贬,毕竟这个职位只有清名,地位清高,并无实权。 木析自问在承安文岭也是战战兢兢当官,不说无过,但也绝对是功大于过,吏部为何会给她这个职位? 所以这次遇到文郎中,文郎中还是许老儿媳文家的本族人,多少还有点不远不近的关系,木析就趁机拐弯抹角的问原因了。 文郎中慢悠悠的品着茶。 别看木析已经官至从四品,但论及权力,肯定是没有手握实权的的吏部官员权力大的。 文郎中把茶盏放下,低声道:“你们西部地方发生大雪灾,吏部把你们考评往后推了半年你们也知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