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专家穿到六零年代_第2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页 (第2/2页)

也是对儿子的尊重。

    赵建军点点头,很肯定地回答:“嗯,知道了!”

    冬去春来,去年知青们种的冬红薯已经成熟了,绿油油的红薯叶子爬满了山坡,看上去煞是好看。

    王秀禾来到了试验田跟前,先挖出来一棵红薯瞅瞅,这棵红薯长在田边,属于长势一般的那种。

    挖出来以后发现,很普通的一棵下面竟然长了七个红薯,而且每个个头都不小,看起来最小的都有半斤重,最大的得有好几斤重的样子,妥妥的红薯下蛋。

    王秀禾掰开其中一个,尝了一口,甘甜可口,非常好吃。

    将挖出来的好几个红薯都放到筐子里面以后,王秀禾又刨了几个不同地方的,发现都已经成熟,于是将挖出来的红薯都放到筐子里面,准备回去告诉大家伙,红薯可以收成了。

    简单地预测了一下,每亩地可以生产一万斤左右,开垦了这么多的良田,妥妥地可以收获几十万斤红薯。

    红薯虽然不及稻谷和玉米顶工分,但是耐不住数量多,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他们知青种了这么多的红薯,之前欠的粮食绝对可以一笔勾销,而且除去交公粮,还可以剩下许多。

    得知可以收成红薯,王秀禾和其他同志们一起早早地吃过早饭,拿着好些筐子和袋子,还跟村民借了两个独轮车,专门用来拉红薯的,一起来到南山坡。

    独轮车一次可以运五六百斤,比起用人力挑,省时省力许多。

    这个时候,生产队的其他村民都在忙活翻地,独轮车也用不上,还得再过两月,才种早稻,所以独轮车也很容易借出来。

    虽然刨红薯、装红薯、运红薯非常累,但是大家伙都干得特别起劲。

    之前一些村民说这片山坡地压根就不能产粮食,还嘲笑她们种红薯的季节都不对。

    现在这片山坡不仅产出粮食来了,还比其他地方产的都多,比他们最好的地要多两倍,比普通的高产三倍。

    “秀禾,你说咱们这一亩地得产多少斤红薯啊?”张春兰现在特别崇拜王秀禾,有啥不懂得就问王秀禾。

    王秀禾:“粗略估计,一亩地应该能有个万把斤。”

    “一亩地一万斤!我的天啊,亩产万斤不是梦啊!之前都不敢想象。”冯丽在一旁附和说道。

    邓原:“当然了,我之前也没有想过可以种出这么好的红薯了,这还多亏了王秀禾同志,秀禾,你是咱们知青点的大功臣!”

    “哪里哪里,活都是大家伙一起干的,功劳也都是咱们大家的。再说了,咱们也不是为了挣功劳,主要就是希望能够自己的日子可以过好,也可以帮助当地百姓,学有所用。”王秀禾觉得自己的植物学知识没有白费,总算能够派上用场。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