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_第18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5页 (第1/2页)

    我恭维他,这真是一场不逊于凡尔登战役的战斗,当时几乎整个皇家医学院的大夫都放弃您。赛威特将军哈哈大笑,整个下颚的胡子都抖动起来,他说,这的确是一场不逊于凡尔登战役的战斗,只是指挥官却不是我,是一名叫陈殊的中国大夫。

    紧接着赛威特将军便毫不吝啬他的夸奖和赞美,整个大英帝国的大夫都比不上这位中国大夫,就连女王的某场手术也是她做的。

    当时的陈殊只是以医术精湛闻名了整个英国上流社会,她后来的那些身份,商人、科学家、收藏家,还远远未被人所知道。

    ——摘选自英国泰晤士报专栏记者艾伯特《1923英国往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短暂的繁荣,资本社会迎来了无可避免的大萧条。这场由美国起源,股票市场率先崩溃,历时四年,继而蔓延到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曾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然而,雪崩的时候,一切的声音都被淹没。

    华尔街的股票大崩盘,无数的公司倒闭,成为大萧条的时代注脚。然而起源于唐人街的荣华公司,却在这场风暴之中,幸免于难,在崩盘之前,大肆抛售手中股票,成为整个华尔街市场中,唯一的赢家。传言荣华公司同美国石油巨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真假不得而知,只能做猜测。

    这家公司的总裁是一位名叫杜均的中国人,有传言他具有中国军方背景。

    ——摘选自美国哈佛教授斯特兰为《大萧条时代》

    第23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同两位中国科学家秦园、石壁,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国际性的科学奖项,特别是诺贝尔奖。

    不过,在当时却很有争议,秦园、石壁联合署名的论文在前,而历山大·弗莱明却要晚上半年之久。然而,在瑞典皇家科学院还是把弗莱明列为此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之一,这在当时视为对中国科学家的歧视。

    在瑞典皇家科学研的颁奖典礼上,这三位获奖者,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人——陈殊。是的,他们都感谢陈殊对他们的支持,无论是科学上的,还是研究经费上的。

    而作为回报,这位中国商人陈殊拥有了青霉素的专利权,这相当于拥有了一座金山。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记者弗兰克《诺贝尔奖与东方中国》

    陈殊站在船头,望着东方的方向,杜均走过来:“陈小姐,我实在不明白,老福特开的条件足够好了,我们同他合作,生产青霉素,是最方便的。您为什么要一口回绝呢?更可况,早一天生产出青霉素,那些美金黄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