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页 (第2/2页)
,嘴上长燎泡,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这些事瞒不住,也不敢瞒,只能往朝廷上报。此刻天子提起此事,殿上之人都是当了多年的官,谁不清楚里面的猫腻。 但是谁又敢不管不顾悉数揭露出来。最后朝堂上也没拿出可行有效的方案,只说先赈灾,先安置灾民,别起民乱。 朝会结束的时候,倒是没谁再关注秦遇了。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受灾地,太子坐在书房里,跟一众人商议,他的精神也不太好,眼里布满血丝,很是疲惫。 他沉声问道:“眼下粮食不足,诸位可有解决之法。” “殿下,就算粮食不足,也不能停了布粥,否则灾民受饿,会起民愤。” 另一人愁道:“可是金陵那边再运粮食过来,也要半月之后,我们撑不了那么久。” “撑不了也要撑……” 或许是气氛紧绷,众人的戾气都有些重,没一会儿就吵了起来。 李丕和张和官职低,虽然勉强能待在书房,不过都排在最末。 李丕皱眉沉思,显然在思考破解之法。张和抿了抿干裂的唇,想说点什么,又不好张口。 一位文官注意到了,便开口问:“碎潜可有对策。” 倒不是那位大人跟张和关系亲近,而是张和地位低,叫大人不太合适。 张和被点名,其他人都看过来,张和身形僵了一下。很快恢复如常,他大大方方朝太子一礼,然后道:“殿下,小臣有一个不是对策的对策。” 太子蹙眉:“说来听听。” 张和飞快打腹稿,然后徐徐道:“殿下,不知您注意没有,来领粥的灾民里,有一些不是真的灾民。” “嗯。” 这个问题,不止张和注意到了,其他人也注意到了,但是他们不可能每一个都抓的出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碎潜莫非有办法。” 张和应道:“这法子也就是临时应急用,不得长久。” 太子催促:“快说。” 张和垂眸:“我们现下还有一些新米和陈米,与其布粥,不如跟百姓置换四五倍的麦麸和麦糠,舀水熬煮,往里再添野草,草根,然后分发给灾民。这样应该能撑到下一次送粮过来。当然,这样的食物味道不好,也只有灾民愿意忍一忍。”【注】 书房里骤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作者有话要说:注:张和的应对之法,化用了和珅的法子,但没那么过哈。 第125章 人心勿测 言家二公子也成婚了,但秦遇太忙,这次匆匆露面就走了。言书倒是留的久些,黄昏时候才回家。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