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3页 (第2/2页)
第164章 师缘 秦遇收桓清为徒之事很快传了出去,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但唯有一点众人没有异议。 从今以后,桓清天然就跟秦遇是一队的了。 言书他们都是懵的,怎么秦遇出去一趟,回来就多了个徒弟,此前从未听秦遇说过有收徒的意向。 就连霍英,秦遇与其明面上也只是普通的先生和学生的关系。 如今桓清拜师秦遇,不知多少人背地里扼腕。还有人知道些所谓“内情”,深觉桓清心机深沉,竟趁秦遇酒醉拜师。 这话其实有些冤枉桓清了,秦遇是喝了酒,也有些熏熏然,但是意识还是清醒的。 秦遇若是心里不愿,早就转移话题了,不过是顺势而为。 就像秦遇自己说的,桓清那样的天才人物拜在他门下,还是秦遇赚了。 撇开这些不提,桓清跟桓先生关系匪浅,秦遇愿意拉他一把。现在两人有了师徒名义,秦遇自然更加爱护。 两人在孔圣人的见证下,桓清正式拜师,礼数周全。说来两人此后不止是先生和学生,而是师父和弟子了。 桓清高高兴兴回去当值,秦遇这边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张和气势汹汹上门要说法了:“好你个秦随之,我家暻儿哪里不好了,你不收。” “先时还说什么,没有收徒之意,你就是唬我呢。” 张和把带来的酒坛子一放:“今儿我就要灌醉你,非得你一个承诺不可。” 秦遇:……… “碎潜,你别闹。” 秦遇关上书房门,对张和道:“暻儿很好,我也很喜欢他,他学习上有不明之处来问我,我也悉数讲授。” “但我真不能收。” 张和撇撇嘴,都是官场上混,张和心里有数,道理他都懂,就是有点儿郁闷。 张和原来想跟秦遇结个儿女亲家,后来发现不太成,就想给儿子找个老师,但也不成。 倒不是交情不够,而是两人的身份限制。 两人都身居重职,哪怕只是为了安天子的心,他们都要避嫌。更别说结亲了。 看看徐家两个堂兄弟,听说以前两人关系可好了,现在一文一武,见了面也就点头示意。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之后儿女说亲,都只能往清贵无权的人家选,或者低择。 张和自己倒了酒喝,忍不住叹气:“我就说我当初就该在翰林院混吃等死。” 保全他们家清贵的名头就行了。他又不好权,现在每天忙的要死。 秦遇摇了摇头,走过去坐下,呷了一口茶。 张和很快调整好心情,打趣:“对饮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