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192节 (第2/3页)
十的公司股份。 何丽娜在思考了一会后,痛快地答应了。 她知道任竞年目前所做的事情,知道计算机汉化事业的价值,如果任竞年做成了,那对她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她虽然和任竞年是同一个专业,但其实对于科研并不是太有兴趣,她更喜欢做生意,更喜欢和人打交道,但是一个大学生,沦落到在大街上叫卖磁带,总归不是什么正经路子。 现在她和任竞年合作,可以说是取长补短。 听说任竞年把何丽娜拉拢过来,顾舜华倒是挺高兴的,她对何丽娜还算熟悉,是个爽利人,做起事来不含糊,任竞年正需要人,何丽娜自己倒腾磁带做生意有经验了,这个时候她过来,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正好到了国庆节,顾舜华知道何丽娜也不回老家,便把何丽娜叫过来,给她收拾了一间房子,让她住几天。 何丽娜自然高兴,眼巴巴地来了,她一直惦记着顾舜华做的那些好吃的呢。 于是国庆节那天,大家伙围着炉子吃火锅,涮羊rou,边吃边看电视,中央电视台正在直播国庆节的阅兵式。 热腾腾的火锅中,大家便看到导弹方阵出场了,这个时候任竞年难免给大家科普下中国的导弹,听着还挺自豪的。 广场上游行的队伍据说有十万人之多,北大的学生还打出了“小平您好”的大条幅,看得人想笑,又觉得亲切。 大家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说着话,几个大人喝着啤酒,等吃差不多了,两个孩子出去玩儿了,大家就说起以后的打算,讨论着将来的规划,越说越投机。 说到最后,何丽娜几乎发出豪言壮语:“我就算不赚钱,我也得陪着竞年干,我们一起把中国计算机上的英文变成汉字,一起让那些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看看,我们的汉字能熬过六千年,就能熬过这他妈的信息化时代!” 任竞年笑,之后看了看顾舜华,道:“她估计喝高了。” * 国庆节的第二天,恰好胡同里有卖枣的,是郊区农民进城买的,推着小推车。 顾舜华看了看,知道这不是拿竹竿敲打的,是爬上树用提着篮子一个个摘的,又尝了尝,嘎嘣脆,泛着果香,清甜好吃,便一口气买下不少。 自己留着吃一些,另外装了一篮子过去给父母。 顾舜华奶奶以前是河北农村的,家里有做蹦枣的习惯,所谓蹦枣,是罐子里用白酒泡枣,泡好直接来吃,泡出来香甜爽口,还带着酒的醇香。 只是做蹦枣的话不能用竹竿打的,那样有伤疤或者暗痕,就得爬上去一个个地摘才行,除非家里有枣树,不然这种枣还真不容易买到。 现在顾舜华碰到了,便干脆买下来给陈翠月送过去了。 进了大杂院,大家伙才吃了饭,正在台阶前闲说话,还有几个打牌的,看到顾舜华过来,便七嘴八舌地问起顾舜华的事,大家知道顾舜华从玉花台辞职了,一个个可惜得很。 “玉花台那是好地方,怎么着都不会缺嘴,怎么就不干了呢!” “说得是,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呢,还是铁饭碗,这种好事往哪儿找去!” 更有老人家叹:“舜华啊,到底是年轻,不懂,还是铁饭碗好,当厨师多好啊,怎么你老家儿也不劝着呢,我今天还和你爸提,你爸说随他去吧!” 当然也有人说:“听说竞年现在有了一个发明,上报纸了,出大名了,以后舜华就当阔太太就行了,也不用累死累活当厨师吧。” 这么一说,自然有人问起任竞年的情况,问他挣了多少钱什么的。 顾舜华听着很有些无奈,其实都是好心,但时代在变,有些事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关键你还没法和人说明白。 幸好这个时候陈翠月提着篮子回来了,她便忙找了个借口,跟着陈翠月回屋了。 回到屋,陈翠月放下篮子,看到那大枣,倒是挺高兴的,说等冬天可以吃蹦枣了。 又说起章兆云怀孕的事:“查了查,已经两个月了,不过现在还是别往外说,等三个月稳了再说。” 顾舜华听着自然替哥哥高兴,自己哥哥年纪不小了,可算是得偿所愿了! 陈翠月:“现在马上要搬新家了,我去看过,都是一排排的六层红砖小楼,可真好啊,楼房呢!” 本来说是春节后就能搬,谁知道房子修到半截遇到什么审查的,耽误了几个月,后来终于分了房子,分了房子后又装修晾味,到现在才搬。 顾舜华:“也没那么好,住时间长估计就腻了吧。” 陈翠月:“哪能腻呢,我恨不得天天住!” 顾舜华:“那你干脆住我哥那里一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