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门小户 第63节 (第1/3页)
“魏大人上回还来家里喝过喜酒呢。” 她安慰着金氏,“而且啊,陶砚那性子我知道,如果不是好事他也不会叫上他岳父的,亲家母你就放心吧,等晚上他回来,我们再问个究竟。” 丁氏见二丫她娘还是有些心神不宁,并且时不时地看向二丫,便知道她是有些话想问但又不好当着她的面开口。 于是便道:“亲家母,今天这事啊,不用太担心,没准还是件好事呢,胡知县和魏大人都是好官,他们来了的这两年,还没听说有什么出格的事。” “我前些日子接了件绣活,这做到一半呢,正是要紧的时候。你和二丫好好说说话,我就不陪你们了。” “欸欸。”金氏和柳二丫连忙起身送她。 “你婆婆倒是镇定。” 金氏望着她的背影感叹,“我刚才走过来的时候,还有些慌神呢,二丫你啊得跟她好好学学,这就是城里人说的养气功夫吧。” 柳二丫点头,“知道了,娘。” “对了二丫,娘有事问你。”金氏一等丁氏的背影看不见了,于是就拉着柳二丫走到一边,小声地问道:“你昨晚上有没有和女婿说?” “圆房的事” 柳二丫脸红着答道:“娘,是你误会了。” 金氏不放心地追问,“那你们圆房了?”不管是误会还是没误会,在她的心里圆房与否是最要紧的,若是两人没圆房,那这件事就过不去。 柳二丫轻轻点头。 金氏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还好,那这样我就放心了。你啊,就跟他好好过日子,将来生个一儿半女的,好好教养着,娘也不用担心你老了之后孤苦伶仃的了。这事啊你放心,我没跟你爹和你婆婆说呢,你们两个也别说漏了嘴。” 不跟当家的说是因为昨天还没确定,不想让他也跟着担心,而不跟二丫的婆婆说纯粹就是为了不让亲家怪罪二丫了。从金氏自己的体会来看,小两口之间若是遇到了什么事,做婆婆的总是不问究竟,先责怪儿媳妇。 虽说二丫的婆婆看着挺好的,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柳二丫答应着,这种事自己知道就好了,也没必要说出去。她并不知道婆婆丁氏早就知道了,还把陶砚骂了两回呢。 第64章 验收成果 柳家村 吃过午饭之后, 柳村长就溜溜达达地去地里转了一圈。 临近夏收,他每日都要去地里走两圈,一来是看看稻子熟了没, 能不能收,能收的要赶紧催着他们收。二来就是单纯的高兴了, 因为水足的缘故,今年地里结的谷子明显要比去年的厚实。 用手捏上去鼓鼓囊囊的, 瓷实。 每每看着这些谷子,他就在心底乐开了花,越发觉得去年给全村接水的想法是对的, 不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往年因为水不足, 他们还和临村打过架呢, 就是村子内部也因为偷水的事打过不少。但今年都没有了, 今年谁家若是有人半夜起身到地里, 那不是偷水,而是看看苗有没有因为水太多被泡烂了。 有了水,省了多少功夫。 “这块地是树根他家的吧?” 柳村长走着走着, 然后看到眼前这块地上的谷子可以收了, 连忙往四周望去,喊道:“树根呢?树根家里回来人了没有啊?” “没见着呢。” 隔壁正好是柳树根家旁边住着的柱子家的地,他听到柳村长的话后直起腰擦了把汗, “村长,他们家的门一直关着呢, 应该是还没回来。” “哎呀,怎么还没回来。” 柳村长皱眉,他望着地里已经黄透了的谷子,“这谷子再不收, 就要烂地上了,若是一个不好再遇上下雨,那这几个月不就白忙活了?” “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 “村长,他们家怕是不在乎呢。”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人站了起来,笑道:“这几个月树根家的地都是他们大哥一家看顾的,前两日我还看到他们家那上门女婿来看过,今日没来怕是忙着收自家的地。” “听说树根在县里挣大钱,穿起了员外衣裳。”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