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10) (第3/3页)
被称作至交的人,温展行勉强算得上半个。 然而观念终究不同,所以温展行到后来会选择倒戈戚潜渊那头,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条一条细数他的罪过,聂秋其实并不惊讶,只是觉得,果然是他。 他惊讶的是温展行的恨意如此强烈,他分明不是喜欢表现的人,却第一个站了出来。 温展行那时候大概是对他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还有被隐瞒的难过。 毕竟相识了这么多年,聂秋从未在温展行面前提过自己的事情,反倒是温展行,问都不用问,就能把所有事情像倒豆子似的往外倒,不过他本来就没什么秘密,也无需隐瞒。 归根结底,温展行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聂秋,聂秋却将温展行看得明明白白。 刚才,聂秋和方岐生其实一早就察觉到了温展行的靠近。 方岐生有些不虞,手肘抵在湿润的墙壁上,和他耳鬓厮磨,说道:他过会儿就走了吧。 他不会走的。聂秋似乎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忽然笑道,不如我们打个赌。 赌温展行心中的那份澄澈如镜的善良与正义,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他心中确实是不存任何阴霾的,聂秋想,所以,尽管心中的道义不同,他仍然认可温展行,才会在霞雁城与方岐生饮酒的那一夜,说出正道的温展行,还可以这样的话来。 温展行听到那句好久不见后,并没有立马回答,将清阳剑反手插回鞘中,大概是在思考他到底什么时候见过这个白衣男子,为什么这个人表现出一副对他知根知底的样子。 想了半晌,他眼睛微微一亮,仔细看了看白衣男子的长相,问道:你是聂家的聂秋?我之前好像在宴会上见过你,我记得那时候老祭司一眼就将你选中后来你怎么不当了? 温展行向来对祭天大典兴致缺缺,他虽然信奉书本中流传下来的那些言论,却也存了理性的质疑,认为书中说的并不是全然正确,人比天更重要,自然没有去看祭天大典。 已经不是了。聂秋淡淡答道。 不是聂家的聂秋,也不是被选中的祭司。 温展行大梦初醒似的,视线从聂秋的脸上挪到方岐生的脸上,再向下滑去,看到他们之间近乎微小的距离,明显关系亲密,又记起聂秋说的那句我自愿的,顿时明白了什么。 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我这个旁人可以指摘的。他表情有点奇怪,耳尖微红,也许是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幕,说道,我只问你一句,你是自愿放弃了聂家的身份,放弃了大祭司的身份,选择了加入魔教,对吧?传言中那位新上任的右护法,说的就是你吗? 得到聂秋的肯定之后,温展行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像他这样心思纯粹,只坚持自己的道义,不管别人看法,一根筋的人,或许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会放弃大好前途,选择加入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魔教。 温展行看着方岐生和聂秋,开口说道:那我们就是敌人。 我从不与魔教讲道理。他说,但是,古人有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我心中的尺度也可能会有出现纰漏的一天,尽管很不愿意承认,魔教或许也不全是十恶不赦之人,至于如何评判,就以你们魔教的规矩来吧。 用刀剑,用血rou,来说服我,或者我说服你们。 温展行沉默片刻,终究是没有选择趁这两个人都是疲惫之际发起挑战,而是伸出五根手指,轻轻晃了晃,说道:五日后,酉时,我会在城门相候,望你们二人能够准时赴约。 这个人,满腔热血的,自顾自说了半天之后,不等他们有所反应,转身便离开了。 留下聂秋和方岐生面面相觑,只心想 镇峨城的四个方位皆设有城门,你说的相候,到底是指的哪个门? 第146章 、进府 镇峨王那个不省心的小女儿, 终于心甘情愿地在比武招亲上决出了头筹。 有人好奇,到底是谁能叫她另眼相待。 说书人哗地一声开了折扇,冷风四溢, 冻得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赶紧又合上了扇子,老老实实地喝下一口热茶, 将扇子在膝盖上轻轻地敲,端着腔调,开了嗓子。 话说那天乌云蔽日, 寒风凌冽, 那名为白狐面的白衣少侠立于台上, 静候了半晌,偌大的场地竟然鸦雀无声,无人敢上台与他比试,不论是凑热闹的还是专程前来的侠客, 皆是以为没有人能在他那路数奇特的刀法之下走过十招,更不要说硬着头皮上去丢那个脸了。 他说到兴起, 突然站起身来,袍角在木凳上擦过, 猛地跃上桌子, 边比划边描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