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拜师剑宗后我转职成了锤修 第264节 (第2/3页)
道门也未必有多么坦然。 只是道门当然也并不容易。 承载着历史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段历史是如此的悠长。 姜小楼放下道门所有的记载, 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些记载的所有内容都是站在道门自身的立场和视角来叙述的,所以其中必然会有偏颇之处, 但传道者诚然可敬,姜小楼也无法否认。 只是, 毕竟已经过去了万年以上的时间, 即使昔人的遗志尚在, 后人能有几人还坚定着, 也未必了。当代的这些修士们,既不会记得御灵宗那些修士们的牺牲,也不会感念传道者传道之情。 但也不能指望人族太过看重这样的情谊, 若不然, 再往上追溯,感激起来盗火者传火种入人间的恩情,那可就糟糕了。 道门之中的记载,并没有溯及至盗火者的年代,也许是因为那本来就是之于上古也很遥远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在当时,他们根本不敢落笔。 姜小楼是不可能全然相信道门自己的记载的, 传道者以传道为志向,这当中固然有为此苟且存活下来之人, 但也会有因为畏战避战才活下来的, 只是在当时大局已定,他们也不好分辨罢了。 但传道者的志向,并非是姜小楼的志向, 也并非御灵宗满门所愿,这就是器灵曾经表态的理念不同。 不过,虽然秉持着不同的理念,姜小楼也还是希望道门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的,即使此次人族败了也一样。 她放下这些有关历史的记载,开始在一些同样也很古老的书籍之中寻觅。 这要感谢玉丹大师的无私奉献,靠他指的路,姜小楼成功找到了许多她很感兴趣的东西。 至于玉丹大师是怎么潜入道门内部查看这些典籍的,姜小楼没有问,也不打算追究。 …… “魔气虽则不显,然九州必然堕魔,众生成魔,万物成魔,最终世间无有不魔,唯魔而已,无有众生,唯魔与寂。” 这是在玉丹大师标注过的一本典籍的扉页所写,字迹潦草,但还很流畅,可以看出来写下这行字的人像是深思熟虑许久。 但这行字下面全部都是谩骂和不理解的话语。道门据说处处如此,道门弟子会在典籍之上相互交流感想,有许多已经被引为佳话,但这本书显然不是这样的。 “疯子!有病!” “翻开此书,你会失去人生之中宝贵的半个时辰。” 下面还有另外一行不同字迹的批注,为上文作解。 “为什么是半个时辰呢?因为我打赌看不到半个时辰你就不会再想接着看下去了。” 姜小楼挑了挑眉,衡量了一下自己宝贵的半个时辰,还是翻开了这本书。 正如扉页之上所言,其中的话语都像是一个疯子才能说出口的,玉丹大师的虽然自这本书之上学到了不少,但也并不完全赞同。 因为此书的作者的确是一个疯子,而且他对魔气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但他就在这错误的理解之上,得到了一个荒诞的结论。 万事万物必然都会堕落成魔,等到天地被魔气覆盖,那么世间会进入一个均一的唯有魔气的状态之中,也不再有众生万物。 姜小楼默默合上了书……她好像真的浪费了自己人生中宝贵的半个时辰。 所以她也没有读到最后,也没有看到,在末页其实有一行姜小楼有些熟悉的字迹的批注。 “虽然有些荒诞,但也有道理,可以推算一试。” 姜小楼接着去翻剩下的典籍。 除了这一本格外离谱之外,其余的几本倒也还算正常,而且道门修士们的猜想都很有意思。 真灵是难以触及的,但与修士本身息息相关,只是,虽然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真灵,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修行真灵,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应到。 在道门的猜想之中,这与修士们的修为有关,因为修行本身就是一条逆天之道,修士们从凝气,再到筑基和金丹,直至结婴,都是在铺就一条道路,而化神也并非是最终的终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