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表通民国_我的手表通民国 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的手表通民国 第16节 (第3/3页)

花乱坠,沈青禾虽然看不出到底哪里值钱,但看在坐诸位如饿虎扑食似的死命的竞价,就知道确实是个好东西。

    后面又陆续拍出去了几件,场子被炒的热起来,沈青禾的那根金条就上场了。林淮宣布起拍价二十万,每次加价两万的时候沈青禾着实捏了一把汗。

    真怕没人要,重新砸自己手里。

    好在感兴趣的人似乎还不少。沈青禾特意观察了下举牌最执着的几位,几人穿着考究,不似商人,倒是有几分书生气,难道这就是林淮说的收藏爱好家。

    这些人可真够有钱的。

    最终,金条被一位旗袍女士以四十万的成交价拍走。沈青禾还没来的及高兴,就被旁边的人吓了一跳。

    “韩知译?”

    “才认出我啊?”韩知译摘了墨镜和口罩,朝她一笑。

    “你包成这样,我能认出来才怪。”沈青禾轻声吐槽。

    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韩知译才放声问道:“我刚进来时就看见你了,就想看看你什么时候能认出我。但我看你自从那根金条上场,整个人就兴奋的不行,我太好奇了,就主动暴露了。哎,你很喜欢那根金条?”

    “不,我兴奋是因为那根金条是我的。”沈青禾说完,以为韩知译不会相信。谁知他只愣了一瞬,就点了点头,“哦。那你知道拍走金条的是谁吗?是我妈。”

    沈青禾看着他,不知道怎么接话,夸她妈有钱还是夸她妈有眼光,还是两个一起夸?

    正在纠结,韩知译已笑道:“她就喜欢这些。我本来有课,还非要我陪她来。”

    “那你为什么坐在第三排?”

    韩知译看了一眼他妈的第一排c位,道:“我比较喜欢低调。”

    下半场,举牌举的比上半场还激烈。沈青禾已经没什么心里负担,就着重关注了下,最受欢迎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发现玉石类的市场着实宽,瓷器也不错,书画类古董不多,但印象派的油画特别受欢迎。

    等拍卖会结束,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林淮跟沈青禾说了下后续走账流程,公司走账大概要一周的时间,也就是说拍卖的钱最迟一周后就会打到沈青禾的银行账户里,按照合同约定,拍卖公司要收百分之十的佣金,沈青禾实际到账会是三十六万。

    沈青禾将银行卡号发到林淮的微信上,就准备回学校。出来到深海俱乐部门口时,正好碰到了韩知译开车出来。

    “我送你吧。”韩知译摇下车窗喊了她一声。

    沈青禾一眼就看到车后座上还坐着一位女士,猜测应该是他妈。就笑道:“不用了,我坐出租车很方便的。”

    刚说完,就见车后座的车窗被降下来,一位四十上下的女士看着她笑道:“是知译的同学吧?快上来,他要开车回学校,你们正好顺路。”

    沈青禾只好上了副驾驶。同韩知译mama问了好,就听韩知译大大咧咧的道:“妈,你拍的那根金条就是我同学的。”

    “是吗?”程美凤有些惊讶,“这可是我今天拍到的最满意的一件了。”

    沈青禾道:“其实是祖上传下来的,家里没人懂这些,索性就将它放到懂行的人手里去。”

    “嗯,小姑娘这话说的对。”程美凤赞成道:“古董也是有生命的,只有遇到懂它的人,它这一生才算有价值......”

    “妈,你又开始了......”韩知译有些不耐烦的哀嚎。

    程美凤就有些抱歉的朝沈青禾道:“他不愿意听我总是念叨这些。”

    沈青禾就笑了笑。

    路还很长,车里三个人总要有个开口说话的。沈青禾从后视镜里瞅了一眼程美凤,赞道:“阿姨,您这身儿旗袍可真好看,很有几分老上海的味道。”

    这倒不是沈青禾瞎说。她原先不懂这些,但自从到了民国,见识过上海滩几乎二分之一的女性着旗袍,又经常在荣织云那里见识各种各样的顶级高定,现在对旗袍敏感的不得了,见谁穿了,都要研究一下是什么款式。

    程美凤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裳,笑道:“小姑娘好眼光,这还是七八十年前的老手艺呢。现如今的样式洋不洋土不土,已经穿不出那种味道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