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页 (第2/2页)
的事。” “那你怎知这不是陷阱?” “徙民实边是皇上和孔戟一力促成的,想要赶在寒冬前将人都迁到边关,否则也不会如此急切搬空国库内库去办此事。” “不若我们兵分两路?” “不可!” “为何不可?京城如今已经空了大半,守备力量薄弱,咱们出其不意攻进去,未必就需要这许多的人马。” “你忘了还有孔戟?” “他已是残废之躯,又能如何?更何况,侯爷不是已经探明,孔家军都在边关按兵未动,即便到时候他发现不对,也来不及了。” “大业成败在此一举,不能有任何闪失。” “……” 众人争执不休,吕盛安沉吟不语,半晌,他看向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的年轻人。 湛镇川挺直着脊梁,任由吕盛安打量,他生了一副好样貌,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若没有十年前先帝血洗长临观一事,他本也应是官宦子弟,而不是沦落为一介山匪。 便是这山匪,当年若非吕盛安私下里将他掉包救出来,他怕是都没得做。 “镇川以为如何?” “私以为此举不妥。”湛镇川道:“眼下京城的守备军固然不多,但孔戟始终是个大患,他回京时那般高调,后来却突然消失匿迹一般,甘心被困长公主府,这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大理寺和刑部此番动了真格,我们至今无法得知宗鹤鸣和景旭然的供词,还是稳妥些的好。” “大业不容有失,一旦能成,银子迟早会有。” “有什么?内库和国库都被搬空了!” 湛镇川淡淡扫过去:“大人您跟着侯爷,就只是为了那点儿黄白之物?” 那人被噎住,扭头不语。 吕盛安其实心里对那笔银子也很心动,这些年为了招兵买马,他也是捉襟见肘,但听了湛镇川的这番话,觉得也有道理,只要能成事,迟早会有银子的,实在不行,杀几个大户抄家便是了! 如此一想,吕盛安定了心:“依照原计划行事。” 纵然有人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多言,毕竟确实大业为重。 …… “咱们带了这么多银子上路,居然没人来劫?” 谭怀鲁没应声,他知道崔鸿白的意思,但不愿搭理。 崔鸿白抚了抚长须,道:“如今看来,皇上其实也挺好的。” 谭怀鲁斜他一眼:“玻璃挣得不少吧?” 崔鸿白哈哈大笑:“皇上不是给了你水泥的方子?等弄出来,定然也是挣钱的买卖。” 谭怀鲁道:“都是身外之物罢了,老夫又不似你这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