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66节 (第2/3页)
妹准备的,法国牌子,样子小巧好看,也有简体中文显示,比g市的便宜四百多。 宋诗远又给传呼机重新办了入网。 海市的传呼台也和g市一样,多到乱,不知道哪个台好,听卖手机卡的小伙子的选了一个,入网费要240,每个月三十服务费。 下次见到姑父时把传呼给他们,联系就方便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宋诗远起床赶飞机,小妹已经醒了,煮了一锅茶鸡蛋,还洗了两个苹果让她带上。 余自新跟二姐走到大路边上拦了辆出租车,两姐妹紧紧拥抱。 宋诗远鼻子酸酸的,再次嘱咐,“遇着什么事给我打电话。银行卡我先留在这儿,要是买房你就先用。” “嗯。”余自新扯着嘴角笑,“你也好好的。过年我就回g市了。别担心。” 二姐上了车,趴着车窗挥挥手,余自新忽然眼眶发酸,但她努力笑着,用力挥手。 回到出租屋,余自新关上门,阳光正从卧室窗口斜斜照进来。 她拉开窗帘,叠好被子,又到厨房揉了一次面。这盆面昨天临睡前发上的,已经涨了两倍大,等会儿她要蒸些包子。 天色还是蒙蒙亮,外面渐渐热闹起来,余自新要去菜市场买点rou馅,她拉上小折叠车,出门时愣了愣,把钥匙从门框边的挂钩摘下来握在手里看了看。 她现在,要独自生活了。 七点钟是菜市场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余自新拉着小车走着,看到了几个熟面孔。市场管理处的老王,卖生鸡生鸭的老朱,还有小红房熟食店阿梅两口子,还有几个钟点工阿姨,她们正在挑拣小菜,主人家每天给的菜钱固定,她们要买到又新鲜又便宜的菜rou,能丰丰富富做两餐饭,还能抠出几块钱给自己留下。 回到家,余自新搅拌好rou馅,按照海市人的口味调味,包了两笼小包子,剩下三分之一的面团切成小方馒头,刚好凑足一笼。 半小时后包子馒头都蒸好了,她用铝饭盒端了一盒包子给家属院看大门的郑阿姨。她在这做小生意,门房阿姨的关系可要搞好。 然后,她又装了两饭盒,提着去找王姐了。 职介所这时刚开门,勤杂阿姨还在拖地,王姐已经来了,正给办公室暖壶打热水呢。 她一见余自新就笑了,“小余,早啊!你jiejie今天早上飞机啊?” 余自新点点头,“我jiejie临走做的包子,让我给你送来。” “哎唷,这么客气干什么?” 王姐请余自新坐下,打开饭盒一看,小包子做得秀气,一个个比龙眼大一点,捏起来刚好一口一个,“味道真好!” 这时办公室又有人来,王姐连忙叫同事一起尝尝,跟他们介绍余自新。 有个留长卷发,三十出头的老师尝了个包子小声惊叫,“鲜的嘞!比我常买那家还好吃呢。” 王姐问余自新:“你有什么事要阿姨帮忙啊?” 余自新想笑,上辈子王姐可从来没在她面前自称过阿姨啊,唉,也对,她上辈子做钟点工的一家雇主,比她还小两岁呢,一直叫她阿姨。日子过得苦,人就老相。 “王老师,我想买点二手的电器,没有电冰箱太不方便了,现在天气凉了还好,夏天怎么办呀,还有电视机。要是谁家有不用的缝纫机也好。” 王姐一口答应下来,“缝纫机我就有,结婚时买的,长远没用了!你要就拿去!” 留长卷发的老师姓田,她插口说,“是的呀,现在谁还自己做衣服呢。” 余自新先谢过王姐,“还有就是,我想打听打听,有没有愿意接零活的钟点工阿姨,国庆节的时候我想请几个人帮忙推销。” 王姐说:“我帮你问问看。”要推销,那得能说会道的。 余自新补充,“一天就干一个多小时,时薪15元,还有抽成。也不要她们跑老远的,就在我们这片附近。” 田老师好奇,“你要卖什么呀?” 余自新笑眯眯回答,“护肤品。我jiejie跟她老板这次来海市出差就是去日化厂谈合作,我跟着去了才知道,市面上好多牌子其实都是日化厂代工的!几个外国牌子,在专柜卖老贵的,也是他们代工的。”说着后悔,“唉,我应该拿来些样品的!” 田老师和王姐赶紧说不行,送点吃的是心意,送这个可不像样。这几年又在搞反腐,大的搞不定,反而她们这种基层小芝麻官最容易倒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