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招娣的重生_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135节 (第2/3页)

是否够格升级。

    但酷乐和常经理他们想要的学生的高度参与和选秀造成的话题度,换个十几年后简单的词概括,流量。

    余自新跟曹敏商量,还是要靠群众力量,走群众路线,在不踩到红线的前提下提高话题度和全校参与度。

    曹敏请来学生会的干部还有bbs的论坛管理员、版主,有人一接到余自新递的名片就惊叫,“时予新?酷乐就是你们创造的!”有人追问:“霜霜和小紫到底还有没有戏啊?”“今年出的肌rou男青青什么时候出娃娃呀?”

    余自新一一回答,然后说请大家来的重点,“这次校园歌手大赛,bbs的参与非常重要,各位版主有什么想法呀?想不想搞个线上投票?要是有选手的宣传贴,拉票贴,能不能给个热度?”

    曹敏头一天恶补了校园论坛的知识,小余还给她看了很多帖子,但她真的感到,自己跟不上这些少年少女的脚步和思路,很多帖子里的用词,单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只能凭感觉猜测是什么意思,听小余说,每个学校还有自己专属的文化,有些词一冒出来立刻能猜出发帖人是哪个学校的。比如,有个学校的人特喜欢用“faint”这个词,然后还衍生出字母缩写,她不明白,说昏倒就昏倒,为什么非要说faint?而且,多大点事啊,怎么就昏倒了?

    余自新暗自叹息,jiejie,这才哪到哪儿啊,十几年后连“对不起”都写出dbq了,还有什么u1s1,yyds,nbcs……

    在2001年,整个中国人均电脑拥有率最高的地方,大概就在高校聚集北京海淀区。人均上网时长最高的地方,也在这里。

    跟各校bbs的头头儿们沟通过,时予新工作室为校园歌手大赛紧急制作的酷乐宣传片也上线了。

    小酷乐再次站上山巅眺望孤独的世界,不过,这次它从蓬松的绒毛身体里掏出了一支麦克风,它开始歌唱,或者,该说是呼唤?它的歌,只有“啊啊啊啊”四个音阶,可是传得很远很远,在山谷回荡,产生回声,山峦尖端的树冠像是被这声波抚动,微微颤抖,像酷乐身上的绒毛一样。

    酷乐闭着眼睛,微微仰着小头,像是在倾听回声,又像是在等待回音——果然!远处传回了应和声!

    依然是四个音阶。

    它的小脸微微泛红,再次举起麦克风啊啊啊,这一次,更多的和声出现了!

    在水之湄,在山之巅,在云之岫,越来越多个酷乐出现了,应和着,歌唱着——这世界依旧孤独而美丽,可酷乐们不再是孤单的。

    简单的四个音阶经过反复的和声回唱,渐渐变成一首有了旋律的真正的歌。

    在一处树林中,几个酷乐聚在一起,分别登上一个大树墩演唱,台下的酷乐们一起拍手欢呼。

    酷乐们和树林的线条瞬间化成一条直线,咔嚓一声轻响,屏幕变黑了,可又立刻被一只酷乐的毛绒小手掰开,它探出脑袋,啪啪啪啪,更多酷乐从这条裂缝中钻出来,占满屏幕,“一起来看酷乐校园歌手大赛吧!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在余自新的专业眼光看来,这支紧急赶制的flash有好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仍然在很短的时间成功完成了病毒性传播,仅仅几个小时后,全国高校都知道酷乐赞助了北京高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几个过了初选的种子选手的相关贴也被快速传播。

    二十四小时后,酷乐校园歌手大赛已经成了全国高校bbs的首页热词,在哪儿都能看见相关的帖子。

    用个十几年后和“流量”配套的词来形容,就是“出圈”了。

    常经理非常后悔。为什么没在搞校园歌手选秀之初就跟时予新定个酷乐的宣传片呢?只打印了些酷乐的海报,搞了些酷乐人偶在校园食堂门口发传单。这笔钱省的真不是地方。

    不过余自新猜得到为什么大公司这么做。因为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没有“线上宣传”这个概念,更别提线上宣传和线下同步配合了。

    曹敏觉着这几天自己眼界大开,每天要记要学的东西应接不暇,余自新也深有同感。曹敏和广域绝非浪得虚名,人家能承接大型活动是有底气的,什么事该怎么办,怎么调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要多少人,全都有对照标准,一切都有序可循。

    再反观她跟李霖娜娜搞的两次选秀,纯属野路子!之前一直还算顺利是有一部分运气加成的。她们仨都把这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这才没出大的纰漏,以后交给手下人办,指望别人尽百分之二百的心去给她们办事?不切实际嘛。

    她和程欣也是跟着曹敏狂记笔记。有时候来不及记就开手机录音功能,说几句话,晚上回酒店再整理。

    这么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