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招娣的重生_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1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158节 (第2/3页)

包小学门口常年热销的“防治近视”特效药包。

    出发这天,一众亲友簇拥着到了机场, 车都来了好几辆,行李大包小包,搞的余自新有点御驾亲征的味儿。

    她一会儿跟李霖娜娜交待手头的工作,要继续联系液晶屏制造厂,一会儿又跟二姑雯雯说话,丝毫没注意就在几排柜台旁边,吴岚也在推着行李车去办托运。

    吴岚形只影单,没有人送,远赴重洋后也没人接。她从方悦棠的高级公寓搬出来后,才发现这一两年收获的不过是几件衣服几个包,可她付出的,不止是尊严和梦想,她那些毕业后认真找到工作的同学现今还是一千出头的工资,可是都学了不少新东西,她呢?专业知识生疏了,办公室里的人情往来也没真弄懂。

    幸好李婉晴没有失言,她让方悦棠帮她办留学。

    方悦棠的人给她几个选择,美国,或者香港。不然澳洲和新西兰也行。他负责学费,生活费嘛,你自己照照镜子吧。

    吴岚没有选任何方悦棠给的选择。她选先拿现金。

    留学生涯漫长,第二年没学费了难道还回国找他?

    钱一到手,一半拿去买了房子,另一半换成美金——这也是李婉晴教她的。现金比男人的承诺可靠。

    然后她自己申请,最后选了瑞典。瑞典是留学冷门国家,遇到熟人的机会就少。学瑞典语还有机会申请奖学金。

    爸妈知道她辞了工作申请留学,开始还有怨言,后来见她铁了心,她又骗他们已经申请到了奖学金,只要瑞典语过了初级就可以走,便也不再啰嗦了。

    他们一向是这样,没多大见识,都只有初中学历,当初高考报志愿是她自己拿主意,现在也只能还让她自己拿主意。

    吴岚花了大半年时间养身体,学语言,申请学校和奖学金,除了没住宿舍,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

    但她知道自己不一样了。

    难怪出了事后他们都追问她,是谁叫她这么做的,她从前真是个小白兔一团粉。看到邹玲搬进她从前住的公寓,她才后知后觉回过味。

    邹玲家跟她家住一条弄堂,比她小两三岁,什么都要学着她,跟她比,她学舞蹈,她也去,她考f大,她也去。至于她怎么认识方悦棠的,哈,估计她也去了那几个贱人办的校友会。

    浦东机场繁忙极了,飞机不停轰鸣升空,不停轰鸣下降。几乎同时震颤升空的两架飞机中,一个女孩默默跟过去的自己道别,一个女孩脸颊红红兴奋期待未来。

    十几个小时后,余自新又到了戴高乐机场。

    她等行李的时候给手机换上sim卡,刚一开机秦语就打过来:“你到了么?旅途顺利么?”

    从过海关到到达大厅,余自新看到秦语和帕斯卡太太,大力跟他们招手。

    秦语带她去一家很老的粤式酒楼吃点心,算是洗尘。

    余自新其实没什么胃口,但小蒸笼流水般端上,都是久违的g市风味,她随意拣了两样,秦语和她说起城市拟人系列纪念品的销售情况,笑吟吟的,“明天你走到街上就能看到它们到底受不受欢迎了。”

    他看出她没什么胃口,叫侍者打包了几样她喜欢的点心,“先送你去公寓,明天十点帕斯卡太太会带你去银行。”

    这次要在巴黎住上快半年,学校在市中心,附近的房子又贵又难找,学校提供的宿舍在她犹豫时也定完了,秦语仗义借给她一间闲置的公寓。

    余自新本来还想推辞,可转念一想,要是秦语要在海市住半年,找不到房子,她当然也会慷慨借出自己的房子,于是大大方方接受。

    公寓在一座有两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顶楼,还没电梯,但楼梯间有新艺术时期的彩色玻璃窗,街灯一照,彩光投射在边缘磨出月牙的台阶上。

    小小的一居室公寓,看得出专门清洁过,床也铺好了,但能闻到一股久无人居的房子特有的气味。

    秦语领着她在室内走了一圈,告诉她电器和电灯开关的位置后跟她告别,她送他到门口,他看着她微笑,头顶上的走廊灯是小小白玉兰花苞形状,挂在黑色铁枝上,灯光从他头顶落下,照得他眉眼深邃,睫毛的影子投在颧骨下,她不由自主仰望着他笑,向他走近一步,老太太就在这时咳嗽一声,“您早点休息吧。”

    她这么说,余自新只好放弃和秦语再说几句话的打算。

    他有点歉意地笑,向她趋近,她以为会得到个拥抱呢,两臂都张开了,没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