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掌上齐眉 第87节 (第1/2页)
他只扫了一眼便拿着折子上前,然后说道:“陛下怎么动了这么大的怒气,有什么话好好说就是,别伤了龙体。” “朕倒是想要好好说,可这些个废物尽是不中用的东西。” 庆帝沉着脸,“你且看看那折子上写的,西北大旱,民乱四起,朕想赈灾,可他居然告诉朕户部没有银子,我大晋什么时候穷到了这般地步,竟是连赈灾的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户部尚书赵桐听着帝王训斥,只觉得心里一阵泛苦: “陛下,不是微臣无能,而是临川水灾之时,朝中才刚调派了钱粮送往临川赈灾,后来陛下恩赦,又对临川阵亡将士发放双倍抚恤,筹建忠烈堂。” 那抚恤银子看着不多,寻常士兵三十两,百夫长、千夫长最多的也就百余两,可耐不住人多,光是战死在临川城内的就有近两万人。 庆帝为着安抚军中,大手一挥发放抚恤,还直接翻了个倍,丝毫未曾过问户部到底拿不拿得出这么多银子来。 别说是赈灾的银子,就连那些将士的抚恤银子到现在都还没发完。 他又哪能变得出来银子送去西北? 赵桐只觉得庆帝任性的很,将他们户部当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袋子。 他跪在地上委屈极了, “户部库中早就已经空了,今年赋税要到秋末才能收缴,微臣就是扒了这身皮也变不出银子来。” 想起庆帝骂他废物,他红着眼破罐子破摔, “陛下若要问罪,微臣也无话可说,不如索性砍了微臣脑袋吧!” 这户部他管不下去了! 庆帝看着他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怒气一遏,总觉得他再说一句,他这户部尚书就能直接撞了柱子以表清白,半晌才气急:“户部没银子怎么不见提起?” 早知道没钱,他发哪门子的抚恤? 赵桐委屈极了:“陛下要臣怎么提,那抚恤是您答应的。” “圣旨已下,君无戏言,总不能人家奉旨来领银子了,臣却跟人说没钱?那要将陛下的脸面放在哪里?” 庆帝:“……” “放肆!!” 眼见着庆帝被赵桐怼得下不来台,眼里怒气隐现,搞不好真能砍了赵桐的脑袋。 薄膺开口说道:“陛下,赵尚书也是一时着急才会失言,并无犯上之意。” 他又看向赵桐, “赵尚书,陛下既然让你管了户部,便是对你委以重任,切不可因一时之气说些不该说的话。” 赵桐刚才也是一时气急,此时冷静下来看着庆帝动怒也不敢再硬扛着来,只委屈巴巴的抹了把眼泪低声道:“是臣有错,求陛下恕罪。” 庆帝冷哼了一声,倒也没真责罚他。 薄膺翻看了下手里的折子,在旁说道:“西北灾情之前一直被有心人瞒着,陛下怎么这么快得了消息?” “是盛儿送来的。”庆帝说了声。 齐盛见几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连忙说道: “我父王喜欢搜集各种古谱,前些时候听闻梁州徐家无意间得到了前朝羽衣凰舞曲的谱子,我就想着父王快过寿辰了,去寻来当了寿礼,所以亲自走了一趟梁州,谁知道却在路上碰到了几个逃难的灾民。” “我是从他们口中知晓雍、梁两州大旱的消息,又听闻当地粮价疯涨,已有之前数十倍之多。” “我隐隐察觉到不对,带了几个灾民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想要跟皇叔禀告此事,没想到回程途中遇到了皇叔派往北地的按察使,就直接将人交给了他们。” 第129章 老谋深算 齐盛表现的格外无辜,也说的合情合理。 汪光中却是眉毛微挑,刚想说一句怎么会这么巧,就触及薄膺目光。 他将嘴里的话咽了回去,薄膺则是开口:“那真的是多亏了世子了,否则等到陛下派去的人赶往北地再带消息回来时,怕是灾情已经严重到难以收拾。” 说完薄膺对着庆帝道, “陛下,赈灾之事刻不容缓,数日前就已有灾民逃难,可见西北灾情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更加厉害,如今又加上地动……” “要是不能及时派人缓解灾情,怕是真会应验了太史令的话出现兵祸。” 庆帝脸色阴沉,他何尝不知道该赈灾,可是户部拿不出来银子,他拿什么赈灾? 御书房内众人都是沉默下来,谁也不敢去接薄膺的话茬,只有康王见着庆帝脸色难看,不得不开口:“薄相,我等都知道须得赈灾,可是想要赈灾总得需要钱粮。” 薄膺看向赵桐:“赵尚书,如今户部能拿出来的现银有多少?” 赵桐说道:“不足十万两。” 当初临川赈灾尚且花了足足六十万两银子,更何况是雍州、梁州两地,十万两银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就算送过去恐怕连个水花都掀不起来。 “银子也就罢了,还有粮食,西北粮价疯涨,想要缓解灾情首先得有粮食才行,如今京中、江南两家已翻涨数倍,根本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