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84节  (第2/2页)
可能会面对非常大的风险,也许就会变成一场死亡之旅。    如果拥有虫洞技术就不一样了。    虫洞可以把两个星系连接在一起,飞船穿过虫洞就能直接到达另外的星系,大大减少航程的同时还增加了安全性。    所以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只有拥有了虫洞技术才能够朝着太阳系外进行探索,同时也会拥有广阔的未来,真正走上征服宇宙的道路。    否则,人类就会被局限在太阳系内。    不管科技再先进、再发达,无法走出太阳系,也就必须要面临资源匮乏的现状。    太阳系内,能够供给人类正常生存的就只有地球,而地球已经快被人类挤爆了,人类的活动对于气象有了很大的影响,并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同时,太阳系内资源匮乏,有价值的星球非常少,也会导致人类发展严重受限。    这个背景之下,探索其他星系就变得非常重要,也会让人类发展的未来变得无限广阔。    在王浩的采访报道出来以后,国内外舆论都在热烈的讨论,一大堆的科学家站出来针对物质传送技术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能掌握物质传送技术,也就是虫洞技术,就可以制造大型的飞船,大型的虫洞。”    “所有国家可以联合在一起,集合全人类的力量一起走出太阳系。”    “这已经不是畅想,而是摆在面前的选择。”    “届时人类将会真正开启星际移民时代,地球不再是唯一,人类真正迈向宇宙……”    “在关系到人类命运的星际探索面前,一切的争端都不重要了。”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物质传送技术!”    “任何人都会希望,王浩团队的研究能够取得成功,物质传送理论得到验证……”    这是事实。    哪怕是阿迈瑞肯都有很多人希望新理论能够得到验证。    那就代表人类无限广阔的未来。    这种物质传送技术早已经脱离了地球科技的范畴,在地球上使用真就是小大材小用了。    如果有团队掌握了这种技术,对于全人类都是个好事情,原来的争端都不重要了。    在沸沸扬扬的舆论中,好多人开始关心新理论的验证问题。    验证,需要多久呢?    好多人都开始讨论起来,“一项全新的物理理论,从出现到验证,常规来说,需要几十、上百年时间。”    “现在已经有了能量传送技术,说明空间是可以穿透的,或者说两个超远距离的空间可以连接在一起,那么物质传送就一定是存在的。”    “即便新理论不正确,也存在这种技术。”    “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    “种花家已经掌握了制造大型飞船的技术,他们制造出了光压发动机,能够驱动大型的飞船在宇宙中快速航行。”    “若是再有了虫洞技术,人类就可以直接走向探索宇宙的道路。”    “实验需要更多人参与,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快研究步伐……”    很多国外的科学家自然是希望参与到实验研究中的,他们非常想要加入到最顶尖的研究。    一些国家和机构也和种花家进行接触,希望能够在研究上分上一杯羹,还许诺进行大笔的投资。    还有一些人则喊起了口号,比如‘探索宇宙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未来建造超大型的虫洞需要全人类参与’,等等。    这些口号是有一定道理的。    未来要构建超大型的虫洞,必定是非常庞大的工程,可不是一个机构出资就能够制造出来的,届时必定会让很多国家和机构参与其中。    但是,那是未来。    当研究还处在快速进展的阶段,其他的国家和机构想要参与其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    当舆论还在讨论要多久才能拥有虫洞技术的时候,强s波研究组已经准备进行验证了。    研究组上下都希望能够有实验发现,一个是说明理论是正确的,另外,有实验发现也就意味着,他们研究出了物质传送技术。    王浩也非常希望实验能够有发现。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只是对于新理论进行了说明,并表示未来希望能得到验证,并没有谈到马上就要验证。    主要是因为,实验是否有发现是不确定的。    如果实验有了发现,再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公开也不迟。    在实验准备阶段,研究组已经在太空同一位置释放了五次强s波薄层,后面的三次并没有进行能量传送实验,就只是派出千隼飞船进行观察。    最后一次则派出了新的飞船——千隼雷达船。    千隼雷达船,也就是常规千隼飞船上安装了精度非常高的雷达设施,依靠制造常规脉冲短波来对太空上的物体进行探测。    千隼雷达船在太空上航行的时候,能够对于五十公里范围内,超过五厘米的物体进行探测。    研究组对于设备改造也完成了。    设备设计的非常精细,在黑球出现位置的下部,放置了一个升降杆,下面则是强电磁设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