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案七楼坠落 (第6/12页)
树立。” “当时是你把这块松木板安放在脚手架当脚手板是吗?” “嗯。” “是谁叫你这样做的?” “是池经理。” “当时你为什么不拿其它的模板,而要拿这块有节疤的松木板呢?” “俺看松木板比其它模板宽,又比较新,结实耐用,就拿它了。” “可是这块松木板有很多结疤,很容易断裂,这个你没想过吗?”吴江用锐利的眼光看着他。 “俺没想那么多……都怪俺,都怪俺,要不周总也不会坠楼,俺有罪,你们抓俺去坐牢吧。”他低下头,不敢看吴江。 吴江明白他不像是凶手,这个凶手有着慎密的思维、智慧的头脑、从容的言行,并且能掌控大局,“你知道是谁把这块松木板放在模板堆上吗?” “俺不知道……” 吴江想:要让周山踩断这块松木板,但不能让别人踩断,说明凶手深知这块松木板承受不了周山91公斤的体重,但是,这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试验,否则会将他人误杀,反而偷鸡不着蚀把米。既然这样,那么他肯定要买很多有节疤的松木板,然后拉回家进行试验。 那么,这个凶手应该是独居的,住在一、二楼的可能比较大,因为住在高层不好搬运松木板,有被人目击的风险。 吴江问池阳工地有没安装监控器?池阳说只有两个大门有监控器。吴江把一个月来的监控硬盘带回刑警队,吩咐外围组的同事帮忙查看,有没可疑的人。吴江对在监控录像中找到嫌疑人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对手犯罪智商超高,即使往工地里搬运松木板,也不可能从两个大门经过,大门不仅有监控器,还有3个保安24小时看守。24中工地近30亩,围墙好几百米长,又不高,可以从任何一处进入工地。 有一点让吴江疑惑:池阳说周山极少数上脚手架上看工人干活,作为公司总裁,无需做到事无巨细,可是他为什么会突然心血来潮,上七楼看工人砌砖呢?吴江是无神论者,不相信冥冥之中早有安排的邪说。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吴江、小克和吕莹莹来到天造公司总部找杨秘书,杨秘书见到他们后,虽然热情有加,但心不在焉,仿佛还沉浸于周山死亡的伤感情绪中。 双方坐下之后,吴江问:“杨秘书,你是周山的贴身秘书,很多周山的情况你最了解,平常周山会上脚手架看工人砌砖吗?” “极少,我来公司8年了,只在去年夏天看见周总上过一次脚手架,当然,我不是他的影子,不可能随时跟着他,不知周总其它次视察是否会上脚手架。”杨秘书托了一下眼镜,她的皮肤洁白光滑,鼻梁高挺,像个瓷美人。 “你知道当时周山为什么要上七楼吗?” “周总没有说,但我看见周总站在地下望着七楼上的工人砌砖时,眉头略微皱了下,然后想一会儿,才对池阳说要上七楼看看,而且不让池阳跟去,我想可能与池阳有关……还有一点,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周总可能对工人干活不满意,所以才想上去跟工人谈谈,因为我们是按天付酬,一天200元。” “有问题周山为什么不找池阳谈呢?” “周总可能认为工人干活不卖力是因为池阳,以前池阳有拖欠工人工资的嫌疑,你们也知道,现在招工很不容易,特别泥水工。”杨秘书说完,起身为他俩的水杯加水。 “杨秘书,你们的刘副总和周总关系怎么样?” “还可能吧,我没发觉他俩之间有尖锐的矛盾,当然啦,在做重大决策时刘副总和周总产生分歧是难免的。” “你们为什么那么急于开工?毕竟周山还尸骨未寒呢。” “哦,是这样的,我们和24中签的合同注明工程完成时间,如果超过半个月就算违约,是要罚款的。” “可以把合同交给我们看看吗?” “合同原来放在我保险柜里,昨天移交给刘副总了。” “好吧,你打电话给刘副总,问他在哪里?如果在公司的话,我们过去跟谈谈。” 杨秘书从挎包里掏出手机打电话,把情况说明了。杨秘书挂断电话后,对吴江说:“刘副总就在办公室,他同意见你们。” 他们来到刘副总的办公室,刘副总认识吴江,对他们很热情,没有一丝悲伤残留在他脸上,吴江觉得他不符合人情。 问他为什么那么急于开工?他的说辞和杨秘书大同小异,吴江叫他把24中签订的合同拿出来让他看看。刘副总打开保险柜,从中拿出合同递给吴江看,合同一共12页,写得很详细。吴江叫刘副总直接把违约要罚款的那项找出来。 刘副总拿过合同,往下翻页,翻到9页,找到了第4条,上面写着各个工程项目的完成时间,以及拖延时间要罚款多少。吴江仔细地看着,看完后觉得没什么问题,把合同还给刘副总,然后向刘副总告辞回警队。 吴江在车上沉思:到底谁是嫌疑人?如何才能找出侦查方向?想来想去觉得刘副总还有嫌疑,因为凶手非常熟悉周山的情况,如果不是身边人干的话,怎么知道他第二天会去工地?又怎么知道周山会上脚手架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