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1页 (第2/2页)
战兢兢,回到东宫就一碗姜汤灌下去都不顶用,发起了高热。 常沐进宫探病,低声道:“殿下也不必太过忧心,码头上已经入库的那些,我已经安排了太子妃的娘家里找个人出来顶罪,还在路上没到的那些,我也发了信出去,让他们立刻补齐。” 太子烧的头昏脑涨,听了他的话并没有觉得好一点:“父皇对我不满意,这一次过了,还有下一次,总有一次,他不会再忍下去的。” 常沐也有些生气,自己不过是出京城一趟,太子就动了漕粮,动了就算了,偏偏胆子又小,只动了那冰山一角。 哪怕办坏事,太子都比不上其他人。 如此平庸之辈,若不是生在皇家,真是一无是处。 “殿下既然知道,日后注意着些就好了。” 太子听了,又觉得常沐说话不太中听。 他堂堂储君,活的比谁都窝囊,还要怎么注意。 莫名的,他想起了王知微,王知微说话就比常沐要中听的多,句句都能说到他心坎上。 从来没个对比他还不觉得,现在想想,就觉得常沐不如王知微许多。 他在东宫养了四日,外面的风风雨雨已经从京城转到了各省,他“监管”过的漕粮又有一批陆陆续续到了码头。 这一批,共有四万九千八百石。 无论入哪一仓,都得户部和兵部共同用“仓印”封缄,直至出仓,印文都不能有扰动痕迹。 往常是先在码头粗验,粮仓再细验,这一次,却是抚国公和傅子平共同在码头上坐镇。 四皇子和五皇子也从旁协理。 码头上灯火通明。 赵显玉脸色沉沉的,一点小男孩的模样都找不出来,坐在抚国公身侧,阴骘着脸喝茶。 陆鸣蝉站在他身后,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小声道:“你四叔和五叔来了。” 赵显玉把他的手打下去,低声道:“他们不来才怪。” 犯错的是太子,是他爹,按理说他应该回避,可却没人提起。 不知不觉中,他和他的父亲竟然割裂成了两个部分,根本没有人将他们当成一体。 他起身和众人一起迎了上去,叫了声四叔五叔就不吭声了。 四皇子指着第一条船道:“还没有开始卸吗?” 抚国公笑道:“两位殿下不来,怎么敢贸然卸货,只先点了数,还没装斗验粮呢。” 四皇子从他手里接过簿子,皱起眉头:“就一石的损耗?” 太子把亏空补上了? 抚国公听了这话,都不知道要怎么接,就一石的损耗还不好? 那要多少损耗他才能满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