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美人腰(重生) 第71节 (第1/2页)
遂一手提了衣摆往二楼去了。 至二楼,果然见那件湘妃色的衣衫在她的绣桌上头摆着,贺瑶清坐至桌旁,穿针引线,面上沉静如水,只手中丝线翻飞,再不理旁的。 - 至傍晚时分,屋内天色渐暗,绣娘们早早停了工用晚膳去了,只贺瑶清一人还在对着烛火不曾歇。 绣桌的一旁还放了一盏茶水,茶水温热,冒起好些热气,映着贺瑶清的脸色更是晶莹细白。 酉时末,衣衫算做好了大半,只上头刺绣却还不曾弄。 贺瑶清揉了揉早已酸涩不已的眼睛,抬手将一旁早已凉透的茶水置于唇边抿了两口,便又重新换了丝线,伏案绣了起来。 映着时间紧迫,不及先画花样,丝线随着贺瑶清脑中所想跃然于衣衫上头。 时辰渐晚,贺瑶清想来是怕犯瞌睡,便自己替自己沏了一壶nongnong的红茶。 月影婆娑,透过茂密的树叶,斑驳得落在窗边一张绣桌上头,和着昏黄暖人的烛光,映着贺瑶清的眸光熠熠,只一眨不眨地随着手中的丝线走动着。 这一夜,贺瑶清都不曾休息,待卯时,烛台里头的烛光已燃至最后一点之时,敛了最后一个结,衣衫才算做好。 贺瑶清抖开衣衫,湘妃色的缎面配上了沉郁的提花刺绣,虽不似华裾鹤氅,却如丹楹刻桷一般别致。 抬头顺着窗户向外望去,天色还早,连第一缕晨曦都还不曾冒头,遂寻了一个盒子,将衣衫叠好放入。 却不曾出门去,只默了默,随后将盒子置于柜子里头,便转身回了卧房,兀自睡去了。 第77章 口中呜呜得唤着,不似痛…… 李云辞走后小半月。 这日, 雁门,暮霭沉沉之际。 昏黄的日光将灰白的城墙染了一层淡淡的金黄。 城楼之上有士兵把守,厚重的城门正大开着, 来往人不绝。 因着已至傍晚,再过不久便要关城门,故而有赶犊车的急着出关的, 有带着皮料香料着急入城的,众人面上皆是神色焦急。 城门外是一片飞沙扬砾, 朔风呼啸, 卷起的层层黄沙不稍半刻便能教人迷了眼。 城门内站着一行查看往来路引文书的士兵。 李行澈亦在其中, 一手按在佩刀之上, 正沉眉一一查看文书, 逢驾车赶犊之人必要将人唤下来查问、上车查验,事无巨细, 皆无遗漏,虽年岁尚轻, 却已有李宥七分沉稳威严之态。 站在李行澈身侧不发一言正用心学着的,便是阿迎。 李行澈原是一月前来的, 前几日李宥来书信。 信上说他随李云辞一道去金陵城, 让李行澈务必守好雁门,不得有半丝松懈。 与那封信一道来的, 还有阿迎。 二人原在雍州城时便是一道上的学堂,故而再见, 自然是热切非常。 原少年人,志同道合者,意气相投。 因着李行澈已在雁门一月有余,阿迎自然耳习目染, 事事以李行澈为标杆。 城门的另一边,是以李诚如为首的一群士兵。 李诚如原是雍州城巡防统领,因着屡屡犯错,被李云辞罚至看守雁关城门。 先头李行澈不曾来时,一些惯会躲懒的便以李诚如马首是瞻,平日里轮上值便早早得关了城门早早歇息。 只如今李行澈来了,与阿迎二人那般恪守尽忠,自然教一行人瞧不过眼。 雁门条件艰苦,白日里炎热异常,到晚间又是天寒地冻,故而在这处守城门之人,待落了城门必定是要吃些酒水暖暖身子的。 可那头李行澈早一刻落城门都不肯应,自然惹得一些人怨声载道。 李诚如正瞧着一位赶犊车之人的路引,望了望后头排了老长的队伍,便也不曾多问,合上路引大手一挥,这便是放行了。 那人连连道谢,不曾想,人还没有回犊车上,便被李行澈叫住了。 李行澈手按佩刀,行至犊车跟前,横臂道,“且慢。” 那人见状,一时怔楞,只赔笑道,“这位官爷,车上原是些茶叶,快要入秋了,变了季茶叶也要走味的,赶着要送出关外去。” 一旁的李诚如面色已不多好看,原是他要放行之人,如今却被李行澈拦了下来。 虽说他眼下在守城门,可到底先头是雍州城巡防统领,竟落得被一个黄口小儿呼三和四。 那头李行澈目不斜视,接过那人的路引文书细细查看,见不曾有什么疑问,便行至犊车旁,抬手颠了一下犊车上头几口麻袋的重量,继而解开一个麻袋的尾部,探手入内查看,见果然是些才炒干不久的茶叶,这才交还了路引,将那人放出了城门。 随后,李行澈转过身,朝李诚如顿首作揖,声音仍旧掺了一些稚气,“李大人,方才得罪了,只军令不可违。” 李诚如闻言,面上挂了不达眼底的笑意,摆手轻哼道,“我如今哪里是什么李大人,军衔不及小李将军,小李将军才是前途无量。” “不敢当,行澈初来乍到,诸事不明,一切皆要靠李大人指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