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页 (第1/2页)
原初贝先是做了一批杏脯,把杏子去蒂,泡在淡盐水里搓洗干净。挑选rou厚质硬的果子,外皮完好无损伤,切半去核,核可千万别扔,后面还有别的用处。洒糖腌制一夜,让糖分充分入味。 第二天,将杏子和糖浆倒入锅里,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至透明状时熄火,再浸泡半天,复煮一次后,捞出沥干,放到太阳底下晾晒几日,就能吃到酸甜的果脯了。 剩下的杏子先不着急享用了,他们要开始做陶器了。 程年先是做了个制陶木轮盘,砍了根粗壮的木桩,磨成约15厘米厚的圆盘。 接着,用燃烧的木棍,在圆盘中间烧出个浅坑,约7厘米深,刚好一半,木棍插进去。最后找个圆柱形的木墩,里面掏出木棍宽度的圆洞,架起圆盘,穿进去,就能转动起来了。 他们选的是小溪附近的深黄色黏土,泥很细腻,吸水性强。把土泥土晒干砸碎后,筛去杂质,加水能黏成面团状。 后面,就要拿出捏面团的手艺了,根据器皿大小,捏个适量的泥团,放在轮盘中间。 程年蹲在前面转轮盘,原初贝坐在后面捏。凭借着轮盘的转动,泥坯在轮盘上快速旋转,这时,凭借着手感先从中间掐,掐出形状后,开始拉泥坯,慢慢向上拉伸,逐渐拉成碗、罐、盆等形状。 他们都没有捏陶经验,捏废了好多个泥坯,连着三四天,两人弄得满手泥浆。 到第五天时,原初贝慢慢有手感了。 她专心致志地看着泥坯,双手从两边向上拉着泥坯,慢慢地,一个像模像样的陶罐在她的手里诞生。 罐子越来越高,下面的弧形渐隐渐显,拉到顶端时,她还是太紧张了,手抖了一下,罐口变成了歪嘴。 不过,这已经是近期最成功的作品了。 两人战战兢兢地握着薄木片,从底部把陶罐刮下来,移到平坦的阴凉处。 直到陶罐平安落地,屏息半晌的他们,这才紧紧地抱住彼此,放肆大叫,“啊啊啊啊,成功了!!!” 原初贝越来越熟练,陆陆续续地做出了缸、盆、碗、盘等等形状,样子都不算特别完美,但已经初具形状,完全可以投入日常使用了。 程年那双手仍是没有巧劲,正常的陶坯捏不出几个,但他格外有创意,要么在泥坯外面贴上树叶、要么捏些带把手的罐子。 总之,树底下那批排队晾干的泥坯,只要是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就是他的杰作。 制好的泥坯,要及时地进行晾、晒,在早晚进行,切忌不能暴晒,否则泥坯可能被晒得裂口,晒到里外彻底变干后,就可以入窑了。 接下来这一步,他们可以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