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8页 (第2/2页)
洪灾之后最易肆虐瘟疫。” “女儿当时问他可有什么法子可以防治,他便提起了牛筋草。” 素娥看着父亲,眼神纯净,不含一丝心虚,“没想到,这牛筋草真的能起作用,看来也是上苍不忍心见百姓患难,冥冥之中,便让我带来这个消息。” “不过,起最大作用的可不是我,”素娥说,“那位严大夫才当真是悬壶济世,医术高超,多亏了他,兆阳的百姓才能不再经受瘟疫之苦。” 韩玮元赞同,“确实,那位严大夫年纪轻轻,却不骄不躁,这次立下大功,他也不曾居功自傲,县丞说要嘉善他,他却再三推脱。” 他之前是听闻了那个大夫和其他大夫争执的事,也知道这个大夫是不顾他人白眼执意以牛筋草试药,甚至拿自己开刀的人。 兆阳县有这样的人才,何其有幸。 提起这个,韩玮元又想到另一件事,皱了皱眉。 “不过,这个兆阳县的县令,就不好说了。” 揽功推过的小人一个。 他这话引起了素娥的注意,她便问是怎么回事。 韩玮元本不欲同女儿说这些,但她既问起,还是简单解释了几句。 原来那县令一直躲在府上闭门不出,生怕自己被染了瘟疫,赈灾一事,完全推给了贺县丞,这也倒罢了,现在眼看洪灾和瘟疫被控制住,他又冒出头来,率先向朝廷报信,说兆阳的灾情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解决,甚至说若不是他找来严衡,那药方肯定是想不出来的,话里话外,全成了他的功劳。 韩素娥恨极了这个吴县令,前世若不是他自行封城,背着父亲私自派兵镇压百姓,怎会让父亲背上污名,给了皇帝发作的机会。 这几日,她一直在派人暗中调查吴县令,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还真叫她有所收获。 原来吴县令此人和江陵郑家有着不浅的联系,说得再直接点,那就是和丞相府有关系,怪不得会坑害父亲,恐怕是有人指使。 其次,她发现吴县令在这次灾情中,也不是一直龟缩在府上什么都没做,坏事,他还是做了不少的。 前几日,她跟着蝉衣去街上帮着施粥,路过粮仓时,无意瞥见里面景象,本就不大的仓库,竟然还空了一大半。她施粥几日,大致推出百姓一日所需的粮食,而父亲说过,朝廷派发下赈灾的银子并不少,至少足够兆阳县这两三万人度过两个月了。 粮仓库存不合理,她第一个想到便是贪腐,而纵观兆阳县,有本事且有贼心去做这事的,非吴县令莫属,于是便派墨一去查探。 这一查,果然查出不少线索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