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后知心 第66节 (第2/4页)
并陛居然能放下成见团结起来,抱团儿商量起如何应付。 “老臣以为皇太后来势汹汹,陛下可千万要防着她插手朝政。” 沈相率先发言,直白点出皇太后此次恐怕来者不善。因他们都知道皇太后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慈善人,当初先帝才死陛下刚刚继位,皇太后以太后垂帘听政之权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是孔太傅与四相合力才勉强将她赶出朝堂送入佛寺。 这多少年来皇太后不止一次谋求回宫,好在孔氏与四相虽然意见不合却出奇统一的对皇太后严防死守才没让她得逞。而朝中和后宫都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清洗,只求将她曾经的势力和亲信肃清。原本所有人都觉得皇太后已经再无翻盘的可能,又因孔太傅去世才放松了警惕,却没料到她还有如此影响力,居然找到机会逃出皇寺,还顺顺当当的抵达京郊。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先安顿好皇太后。”沈相到底周全些,不如皇帝和孔祭酒那般急躁,理顺条理一项一项的安排起来。 “宫中如今是皇后在管着?陛下此时便可通知皇后将延寿宫清扫出来,该给的家具摆件都捡能用的用上,且不必管皇太后的喜好品味之类。” 皇帝轻轻点头:“朕已经让人吩咐皇后去了,慧贵妃也在协理着。” “慧贵妃既是陛下亲信,老臣斗胆僭越,还请慧贵妃先不必管延寿宫的布置,而是先将人手调度起来。” 沈相意有所指道:“虽然皇太后必有她的心腹,往后延寿宫里怎么用人怎么做事儿不必陛下和皇后约束了她,但身为子女该尽的孝道总是得尽的。皇太后多少年没回宫,她用过的老人死的死散的散,万一一时短缺了人手,倒成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不是了。” 说的冠冕堂皇,其实不就是趁着皇太后还没回来先死命往里面掺沙子么?就算皇太后能挑出一个两个十之八丨九,但只要有一两个人手在关键位置上定住了,以后要打听消息或算计些什么就简单的多。 皇帝连忙应下:“太师说的极是,朕这就让人给慧贵妃传信。” “如此宫中安排妥当,陛下不如亲自去迎一迎皇太后?”一直没说话的孔祭酒不甘示弱的提醒道:“陛下对皇太后孝顺有加,也是天下人的表率不是?” “启禀公爷,陛下一早得到消息就让奴才去准备仪仗迎接皇太后,只是这会儿才将人手车马安排齐整,因此耽搁了一会儿。” 正从外头进来的小崔公公不卑不亢的替陛下答过孔祭酒的话,才对陛下躬身一请:“陛下,御撵已经得了,您是这就启程么?” 陛下站起来环视左右问道:“诸位大人可与朕同去?” 沈相想了一瞬便低头拱手,与一众重臣齐声应道:“臣等遵旨,与陛下一同迎皇太后回宫。” 第130章 .过江龙 · ? 皇太后孙氏年轻时是个标致的美人, 哪怕是如今已过了花甲之年,也仍旧是个精致美丽的老妇人。 只可惜她惯常强势且严厉,又或是在皇寺中被清规戒律折磨, 除了眉梢眼角多出岁月的痕迹, 还有鼻翼两边深深的法令纹更让人望而生畏。赵熠自十岁入宫被孙氏抚养,直到十六岁大婚亲政前孙太后被孔太傅与四相联手逼入皇寺,其中几年在这位老人面前一直活的战战兢兢,对她更多出几分莫名的恐惧。 孙太后眼见陛下率领重臣来迎,嘴角微微扬起一点儿笑意。她当然知道无论朝中还是皇帝都并不希望自己回来插上一脚, 但她要是这么容易选择放弃,她也根本活不到今日了。 后宫也好, 前朝也好,人也好,权利也好,能在这世间活下来,靠的不就是一个“争”字么。至于陛下和朝臣是否心甘情愿——孙太后看得开,她并不需他们心甘情愿,只要他们被逼的不得不情愿时识时务就好。 便如今日, 这些人心里还不知在怎么咒骂呢,可至少面上装的像, 恭恭敬敬的把她迎回宫, 她也就不会多为难什么。 太后娘娘的仪仗浩浩汤汤走过朱雀街进了皇城门, 换了车上了轿继续前行,一直到延寿宫门口才停下。 巍峨宫殿宫红墙朱瓦。也算皇后和贵妃的动作快,这不过一个来时辰里已经将里里外外都清扫整洁, 该有的家具摆件被褥帷幔都应制配好了崭新干净的时兴款式。选的下人皆是容貌中规中矩,唯有姿势仪态上看得出是聪明利落之辈, 整整齐齐站成三列,与娘娘小主们一同候着皇太后的到来。 孙太后的目光在孔皇后和慧贵妃身上略微停留,并未与她们多言便由陛下搀扶着进了屋里。孔皇后没料到皇太后完全不将她放在眼里,一时有些怔住,被贵妃在后面扯了扯衣袖才调整好表情继续站着等待里头的指令。 等了约小半个时辰,一名年长的嬷嬷板着脸出来道:“皇太后车马劳顿,今儿先歇下了。各位娘娘若是给太后请安请明儿早些,务必不可失了礼数。” 她说罢便转身进去,竟是连个礼也不给皇后和各位主子行,可见有多嚣张多傲气。虞枝心稍稍垂头只当看不见前边皇后气的手都在颤抖,心中却道皇太后这来势汹汹的上来就是一个下马威尼,还不知道往后要怎么折腾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