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页 (第2/2页)
住愣住。 有的时候,小孩子确实非常敏感。 大人之间的氛围,他们很容易就能察觉到,而再敏感一些的孩子,就会开始胡思乱想。 想到这里,叶瑾声顿时心疼了起来,他揉了揉阿融的脑袋,承诺道,“以后不会了。” “嗯。”阿融点了点头,认真喊道,“小舅舅。” “小舅舅!”阿满叫得好大声,好像这个称呼她更喜欢一样。 叶瑾声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嗯,我听到了。” . 吃过饭后,叶瑾声将两个小家伙儿送回了房间,再回来的时候,谢青珣居然还在原处坐着。 “玄玠?” 谢青珣起身,握住了叶瑾声的手,“瑾声。” “嗯?” “我今天,真的很开心。”想了想,谢青珣又补充了一句,“是我这一生,最开心的一天。” 叶瑾声低头看着两个人交握的双手,唇角翘起,语气也带着些喜悦的味道,“我也是。” . 只是,亲密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叶瑾声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里,比如,查账。 虽然已经在逐步更替为新式账簿,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琐事需要他来决定。 除此之外,叶瑾声还在起草另一份计划,是有关瓷器的。 他将自己所知道的瓷器知识整理了出来,又去市面上买了许多的陶器和瓷器,确认了现在瓷器的烧制水平,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比如,如果要烧制后世人所熟悉的那种瓷器,瓷窑内的温度或许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至少,一千度往上是要的。 再然后,不同的瓷釉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也是不同的,叶瑾声对此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记忆,所以,还是需要熟练的陶瓷匠人一遍遍地尝试。 除此之外,给瓷器上瓷釉,那些釉料又该往哪里去找? 在叶瑾声前一世的瓷器发展历史上,不仅仅有本地出产的釉料,还有一部分釉料是从西域传来的,比如“苏麻离青”。 别的都好说,寻找这些釉料,却是一个大问题。 . 陶和瓷经常放在一起说,实际上,这两者之间,也有着完成的传承关系,说瓷器是从陶器中脱胎而出的也不为过。 除了釉料,烧制瓷器所需要的瓷土,其实和陶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后期,瓷窑改进,温度更高,原本的陶土在高温下,里面所蕴含的不同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逐渐变成了大家司空见惯的瓷器。 . 瓷器发展的最初,烧制出来后就是陶土高温成结后的颜色,非常单调,大部分呈现青色,搁在叶瑾声的眼里,说一句粗糙也不为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