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6) (第2/3页)
既然大王都已经很明显的偏帮公子怀说话了,宋庆自然没有了办法,他知道,这件事这样子就算是决定下来了。 公子怀得意洋洋,跟我斗?这点小事,君上自然是向着本公子的,他似笑非笑,宋大人,本公子的提议确实是为了卫先生好。你去传君上令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若不是本公子极力周旋,卫先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偿所愿的啊!哈哈哈 公子怀潇洒至极的离开了,留下宋庆一人,愁眉苦脸,这让他怎么跟人交代啊。 宋庆手中捏着娄国君下发的任职谕令,带着宣令的小黄门前往卫苏府邸。 见过礼之后,卫苏看宋庆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有些迟疑,这娄国君是给了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啊,让宋大人有如此难色。 心中正自猜疑,宋大人一脸愧疚的道:卫先生,宋某有负于你,未能帮先生争取到合适的位置实在有愧。他顿了顿,叹息道:只是此事全由大王决断,由不得别人。 卫苏倒是没什么担心的,不管娄国君给什么官职,自己不都得受着?看宋庆的样子,想来也是有人从中作梗了,其实不用猜他就都知道了。 不过,不论怎样,他也都有心理准备了,笑道:宋大人何出此言?娄国君的任命,自然是不可不尊。此事怎么能责怪于你? 卫先生有所不知。宋庆摇摇头,将事情大体说了一遍,总而言之,我没能说服大王改变主意,对不住卫先生你了。 卫苏哈哈大笑起来,摆摆手道:宋大人莫要自责,你这样子还让苏真以为是什么县司马,县司空,田部吏之类的官员呢?不过就算是田部吏,卫苏也会甘之如饴。不就是没有了御史官嘛?其实这小司徒不也是挺好的? 像县司马,司空,田部吏则是底层最小的官员了,协助县令大人掌管田地赋税之类跑腿的,是活多又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卫苏听了宋大人的来龙去脉,在听到小司徒这个官职时还是挺惊喜的。这是管理王城以及王城外的农人、田地、赋税事务,可以说是很务实的官职了,卫苏早就说过想为民做事,这个位置自然是很满意的。 宋庆看着卫苏,不知道他所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他有些踌躇,御史之职,掌管一些文职的文书,是众所周知的清贵悠闲之位,好些人都为了前程名声,这个位置经常被争得头破血流。我是很看重这个官职,卫先生能去,总比cao劳那些百姓的琐碎事要好得多,也符合先生的身份。他顿了顿,沉吟道:卫先生,此事最终还没定下,如果先生前去求见国君,或许还能有机会变动。 说到这里,他已经拉起卫苏,想要进宫。卫苏却一把抓住他,笑眯眯的道:我说了这样挺好的,你们既然是前来传令,卫苏便接王令便是,真没必要再折腾。 宋庆看着卫苏,见他不像是开玩笑,迟疑的道:卫先生?你真的不介意?想了想,似乎有话不吐不快的样子,咬咬牙道:在此我也不得不提醒先生一句,公子怀对此这般上心,有什么目的还未为可知,先生还是小心提防为妙。 宋庆是知道公子怀的为人的,当年娄国君相邀卫苏不至,他就已经怀恨在心,这件事朝中之人都知道。这次卫先生的接风洗尘宴上,他故意让人刁难,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以公子怀的作风,不可能会无缘无故插手此事。 卫苏初来乍到,可能并不知道公子怀的为人,更不会知道公子怀对他的敌意。自己提醒这么一句,也算是全了一路而来的情谊。 卫苏也没想到宋庆会提醒自己,心下也有些感动,当即谢过宋庆,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说道:公子怀大约也是体会到了卫苏的初衷,才会建议国君如此安排,哪里会有什么其他的目的?苏谢他还来不及呢。 见卫苏执迷不悟,宋庆叹息一声,也不再相劝,吩咐小黄门宣读大王谕令。 卫苏自是满心欢喜接过谕令不提,现在王命已经下达,卫苏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他不想过多折腾,主要是怕夜长梦多,公子怀万一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措不及防还真是难以应付。至于公孙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呵呵,现在他就得好好准备一番了,他还真不信自己会应付不过来。 王府之中,听到卫苏已经接下王令,这就意味着事已定局。这个消息让公子怀心情大好,立即召来了门客商议。 没想到卫苏居然就这么轻易的接受了王令,坐上了小司徒的位置。本公子还以为他多大本事呢?怎么样?还不是得乖乖任我摆布,接受任命。哈哈哈!公子怀开怀大笑,他的计划完成了第一步,怎不让他开心。 现在第一步已经成功了,你们可以商量看接下来该如何去做。虽然卫苏这个人他们不可能扳倒,可是能够用些小手段,给他使使绊子,让他焦头烂额就让人高兴了。 这里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