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0) (第1/3页)
于是干脆放下话去,让所有人都约定好一个时间,到时候大家一起坐下来慢慢谈,什么问题都可以当众提出来,他自然会替他们答疑。 这么安排下来,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得了卫苏的准信便开始耐心等待。反正茶树的事还八字都没一撇呢,多等等也无妨。 先生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陶瑾小声问道。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茶树的事儿,这看起来好像不怎么靠谱啊。 能有什么问题?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光明正大,也不会各自疑心生暗鬼什么的。所有的一切都放在明处,有能力,有条件的就去争取。没这个条件的,或者自己不愿意的,自然也就怪不到我的头上来。卫苏笑着解释道。 陶瑾为人老实,自然有点难以想象卫苏的话。不过先生说的肯定都是有道理的,他理解不到先生的深意是因为自己太过于蠢笨了。 先生,学生是不是太过蠢笨了?陶瑾十分沮丧。 自己果然还是比不上谢九郎,很多地方,谢九郎一点便透。而自己总要反复多想想,或者要到事后才能明白。如果谢九郎在的话,想来先生只需要提上一句,就已经明白了先生的意思了吧? 卫苏听他的话,心中好笑,陶瑾虽然反应不如谢灼,可胜在忠厚仁信。只要是吩咐他做的事情,不管是对是错,他总会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完成。 陶瑾所有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卫苏一看就明白,拍拍他的肩膀道:你不要想太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要相信自己才是。 陶瑾点点头,也不知道有没有将卫苏的话听进去。 现在起,我便要交给你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除了你,我一时间还真没有找到其他的人选可以胜任的。卫苏很郑重的交代道。 陶瑾眼睛一亮,满心欢喜的看着卫苏,高兴的说道:先生您只管吩咐,学生定然全力以赴。 从现在开始,你去各国各地收购粮食,只要是价格合适,就可以囤积起来。以备将来之需。 囤粮?陶瑾点点头,此事先生早就提过,此时听到这话,他也不怎么意外。先生放心,学生明白,知道该怎么做。 卫苏笑道:幸好有你和谢灼,我可是视你们为左膀右臂。没有你们,哪怕空有想法谋划,也不足以成事。 听到卫苏的夸奖,陶瑾有些不太好意思,谦逊道:先生胸襟宽广,所作所为亦是为天下百姓将来不再受战乱流离之苦。学生能跟随先生,为先生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是学生之幸。 卫苏叹息,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有限,他也只能尽力而为之。只希望秦湛真能担起责任,虽然现在谈人人平等之类的太不合时宜,不过废除奴隶制真的可以先行一步。什么事情都只能循序渐进,一蹴而就更大可能是以失败告终。 先生,前几日听谢九说起西秦之事,说是秦王湛已经真正独掌大权。这样一来,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派人前来接应先生了。陶瑾想到几日前谢灼跟他说的话,高兴道。 谢灼的消息向来灵通,他说了秦王湛的消息,让人听来不禁唏嘘。没想到曾经的王子湛竟然会有如此大的魄力,拨乱反正,将一切都掌控在股掌之上。 先生下了决心要辅佐秦王湛,现在秦湛不再受人掣肘,就能按照先生的想法规划走下去,这样一来省时省力不少。 然而卫苏却摇摇头,现在还不急,我这边要布局完成还没那么快。而且秦王湛刚刚才掌控大权,千头万绪的,还有很多事情要理清。还有许多当务之急要先做的,我这里倒是不用急。 先生不急,可秦王湛应该是很急的吧?他听孙章来信说了,秦王将他派往蜀地,任职蜀郡太守,其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接应先生入秦么? 谢灼当时分析的时候,自己还不甚认同。他以为,先生跟秦王湛说过,蜀地对于西秦的重要性,自然是要派遣信得过的人前去镇守。可谢灼对于此事却是另有看法,他认为孙章被秦王湛派往蜀地,最重要就是为了接应护着先生入秦。 他一开始还不以为然,这两者并不冲突,不就是顺带的事儿吗? 可谢灼却神神秘秘,一脸古怪的笑意,这岂能一样?两者之间差别大着呢。 等他再问之时,谢灼却缄口不言,只说以后就知道了。那一副欠揍的模样,让陶瑾是恨的牙痒痒,却又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谢灼这般说,他不知不觉就信了,甚至还深以为然。陶瑾觉得谢灼是不是给自己下了蛊,否则自己怎么可能会这般莫名其妙? 这时,有小吏来报,说是谢郎君回来了。 卫苏与陶瑾等的就是他,听到这话,连忙站起身走了出去。刚到门口,就见谢灼的身影迎面走来,先生,车队回来了。 他几日前接到车队快要抵达的消息,心中着急,等不下去,索性就带人骑马前去接应,自己也好放心,今日终于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