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边杏花白(GL)_分卷(7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77) (第3/3页)

外人就行了,你我都清楚不是这么一回事。而且你一直揪着不放,他们来个鱼死网破,那对李氏的名声只怕不好。

    你的意思是,他们偷偷潜进我家的事就不追究了?曲清江脸色寒如冰霜。

    曲镇顿了顿,心思一转,问:乐娘,你清楚赵长夏的底细吗?

    他突然问了个牛马不相及的问题,曲清江险些没能转过弯来。她疑窦丛生,本来在讨论曲锦父子潜进曲家不知图谋什么,却突然扯到六月的身上,莫非曲锦父子的异常行为跟六月的底细有关?

    曲清江很快便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她道:自然清楚。

    他是袁州庐溪人,因受灾,与爹娘南迁来清江,但因路途遥远,路上多波折,爹娘皆病死,最后只剩他一人。中途船翻了,他落水,虽然侥幸活下来了,但户贴跟钱财都丢了,而且没有乡人为其作保。他沦落到鹄山乡来,被三哥遇到,好心给带回了家?

    曲镇所言是当初曲锋为了给赵长夏立户而捏造的身世。

    曲清江听他说得一分不差,犹豫了一瞬,还是点了点头:是。

    难道三哥就不曾怀疑他所说的身世是假的?曲镇问。

    曲清江道:爹说,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她身上无刺青,是好人就行。

    曲镇不置可否,不过却关注了一事:你确认他身上没有刺青?

    问完后,对上了曲清江古怪的眼神,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余,她们是夫妻,赵长夏身上有没有刺青,曲清江怎么可能不清楚?除非曲清江刻意隐瞒,否则赵长夏是逃犯的事情就是空xue来风的。

    他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却不会怀疑曲清江的孝心,所以就算曲锋的死真的有问题,那跟曲清江也不会有关系。

    曲镇把话题转了回来:你过来之前,郎中那边也给曲汤看过了。他这腿虽然没完全废了,但日后只怕会落下残疾说白了就是极有可能会成为瘸子。他们付出的代价已经够大了,乐娘,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曲清江:

    曲镇又道:还有,李氏手里那本记录了三哥的病情的书册能否借我看一眼?

    曲清江下意识看着曲镇的神情,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她直觉这事有蹊跷,便以李氏不知道放哪里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曲镇也没执着于此事,说曲溱、曲汤二人喝醉了酒才擅闯曲家,又鉴于他们在曲家受了伤,不如这事就这么算了。

    曲清江心里装着事,没有心思再去管这事,刚才曲镇突然提到那本记录,她灵光一闪,觉得曲锦父子就是冲它来的。她得赶紧回去跟赵长夏弄清楚他们这举动背后的动机!

    她回到曲家,先问李氏要了那记录册,李氏便从曲锋的遗物里将之翻了出来。

    曲清江大大地松了口气,若这书册没有放在李氏的房中,那么曲锦父子大概是没找到它,在里面动手脚的。她问:小娘为何不将这记录书册放在自己身上?

    李氏还不知道实情,道:郎君去世后,我留着它也没什么用处了。上次拿出来揭穿了田红儿的阴谋,我想,往后应该不会再有人厚颜无耻地用野种冒充郎君之子,所以它只怕更派不上用场,便将它与郎君的遗物收拾在一起,放在箱底。

    想到曲锦父子的歹毒之心,曲清江的眸中寒光一闪:我们认为没什么用处,可有人不这么认为。

    啊?

    曲清江暂时没跟李氏解释,她拿过记录册,翻看了一遍,又问李氏:这其中可有被串改的痕迹?

    这是李氏记录的,她对自己的字迹最是清楚,且她照顾了曲锋多年,对曲锋的情况还历历在目,因此这本记录在她的眼里并没有跟她记忆不相符的地方。

    她也不是蠢人,反问曲清江:乐姐儿为了找曲锦父子讨公道,匆匆而去,又匆匆回来,莫非跟这个有关系?

    我也还不清楚,只知道对方不安好心,从你的房中搜了你的东西,妄图污蔑你与曲汤私相授受。

    李氏吓得脸色煞白: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做?!

    他们无底线的事情做得多了,这又算什么呢?这段时间,小娘先安心待在家里。

    曲清江安抚完她便立马去找赵长夏,将曲镇的话与她的推测相告。后者想了想,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比划了几下,将几件事的疑点罗列出来:曲锦父子去小娘房中搜东西,四叔父包庇曲锦父子,又突兀地问起我的底细,他也问你借记录来看,你没答应,他也不强求

    赵长夏很快便捉摸到了一点曲锦父子的意图,四叔父之所以会包庇曲锦,料想是曲锦跟他说了什么,比如怀疑我的来历有问题,又想用小娘的记录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他兴许是有自己的主张,所以给你透露了一点消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