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91)  (第3/3页)
渐渐松开。    那个时候,我还以为陛下会问,沈郁见商君凛不再紧绷,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半开玩笑的抱怨,如果陛下当时问了,我还能讨个赏赐。    阿郁想要什么?现在说也不迟。    等肃北的事结束,陛下陪我去庄子上住几天吧,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去住几天。    商君凛正愧疚,自然是沈郁说什么是什么。    辛苦阿郁了,商君凛重新将人抱进怀里,只是阿郁在这件事里起到的作用,朕恐怕不能公之于众了。    这件事太玄乎了,若是传出去,沈郁将会被推向风尖浪口,被众人目光汇聚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还是因为这种玄之又玄的事。    世人畏惧神明,却也会有那么些胆子大的人生出不该生的心,况且,现在还有好几股势力隐藏在暗处,是敌非友,商君凛不愿拿沈郁冒险。    陛下不说,我也会要求陛下隐去我的存在的,况且,我也并没有做什么。    沈郁向来知道人言可畏,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安在他身上远远没有保持神秘感起到的作用大。    不得不说,这场雨真的来的太及时了,时间又那么巧,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简直对不起天赐良机。    雨下的很大,却没有一个人抱怨,肃北百姓几乎是喜极而泣,还有一种不真切感,他们盼了那么久,等了那么久的雨,就在这一刻,猝不及防落下。    久旱逢甘霖,没有人不为这场雨高兴。    方均是个头脑很清醒的人,片刻怔忪后,快速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归拢民心的时机。    雨下了一天一夜还没有停,只是雨势变小了些,龟裂的大地吸收到了充足的水分,路边的花草树木也焕发出新生机。    百姓或戴斗笠,或披蓑衣行走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他们感受这场来之不易的雨,也议论这场盼望已久的雨。    等了好几个月,可算是下雨了。    是啊,不过你们说,这场雨是不是上天为了奖励朝廷处置贪官下的?    我觉得是,不然为什么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那些狗官人头落地的时候下?    罔顾人命,死不足惜!    整个肃北都在议论这场雨,一并被谈起的,还有那些被处罚了的官员。    本来还有残存势力想引起动乱,一场大雨后,他们手下的人跑了不少,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不少到官府去告发他们,就为了能减轻一些自己身上的罪孽。    因为这场及时雨,侯大人等人在肃北经营多年的势力被轻而易举瓦解,这些人别说引起动乱了,能不被官府的人抓起来都谢天谢地。    方均发布了悬赏令,肃北的百姓已经认定旱灾是上天为了惩罚这些贪官降下的,抓起残存势力来毫不手软。    如果没有他们,肃北是不是就不会有大旱?    所有人心中都这么想。    肃北的消息由京城传向大桓各地,密切关注肃北灾情的百姓得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酒楼茶馆,大街小巷,每一个地方都在谈论此事。    你们听说了吗?肃北下雨了,这下总算不用担心肃北了。    斩了贪官就下雨,你们说,之前大旱会不会和这些贪官有关?    说起这个,你们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不知从哪传出谣言,说肃北大旱是不满陛下的做法,故意降下灾难?    怎么会不记得,简直是无稽之谈,不说其他,就算真的是对陛下的做法不满,为什么是肃北大旱而不是京城?明明京城离陛下更近。    就是想故意抹黑陛下吧,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陛下派去的人将贪官斩了,立马天降大雨,可见即使上天不满,也不是对陛下不满,而是对那些狗官的不满。    自从陛下登基,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好,更不用提心吊胆担忧随时打到城门的敌军,我也是想不通,为什么每次都有人抹黑陛下,说陛下滥杀无辜,说陛下残暴不仁,可是从过年那会起,陛下处置的每一个人都是罪有应得,如果说处罚罪人也算滥杀无辜,那我无话可说。    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是啊,那之前陛下杀的大臣是不是也另有隐情?当时谁不为张御史叫冤,结果呢?    看事不能只看表面,以前那些诋毁陛下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要是朝廷也能给个说法就好了。    官府不是有意见箱么,要不咋们问问?    话音落下,四周静了静。    转头,官府就收到了百姓的匿名询问,那些下面能解决的匿名信不会拿到朝廷上去说,但这件事,明显是他们左右不了的,他们自己也很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内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