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台艳宦 第72节 (第2/3页)
元才长长地唔了一声,说:“抱歉,提及了你的伤心事。” “无妨。臣妹……已去世多年,要说伤心,其实已经远没有当年那般伤心。”戚卓容垂眼,“如今与其说是伤心或难过,倒不如说是思念。和陛下一样,臣也是没有亲人的人。午夜醒来,也会怨怼为什么他们从不入梦,让臣见上一面。” 裴祯元轻轻嗯了一声。 戚卓容想,他大约并不是发现了什么,而只是酒意上头的无心之言。 “一般入梦的,肯定都是心有牵挂,想要嘱咐什么、告诫什么。而你的亲人若泉下有知,看到你如今生活,心中应当是很欣慰的。他们已对你放心,所以才不会来入梦。” 戚卓容不由笑了:“多谢陛下开解。” 两个人并肩看了一会儿烟火,戚卓容才道:“臣戚卓容,恭祝陛下生辰喜乐。” 很少有人知道,裴祯元是元月初一的生辰。或者也不能说很少人知道,只是因为他是元月初一的生辰,而每年的元月初一宫中都有太多太多繁冗仪式要做,根本不可能来得及再专门为他开一次生辰宴,所以久而久之,裴祯元也就养成了不过生辰的习惯,至多收点亲近之人的贺礼。 他身为皇帝,什么都不缺,所以戚卓容也从来不会挖空心思地给他准备什么好东西。她也知道裴祯元并不会以贺礼轻重看人,因此每年都只是去民间稍微淘一些宫里没见过的小玩意儿,权当给裴祯元解闷。 “那朕今年的生辰礼呢?”裴祯元伸出手来,跟她讨要。 “陛下稍等。”戚卓容转身回了殿中,不一会儿就出来了,双手背在身后,不知藏了什么。她笑了笑,说:“请陛下闭眼。” 以往戚卓容可不会搞这些神秘的噱头,倒是真让裴祯元提起了好奇。他闭着眼,催促道:“到底是什么?” 他掌心张开,雪花落进他的掌中,随即,有什么冰凉光滑的东西从他掌心划过,又很快消失。 “好了。”戚卓容说。 裴祯元迫不及待地睁开眼睛。 睁眼前,他脑中预设了许多东西,睁眼后,他对着掌心那个用朱砂笔写成的“福”字,愣了很久。 半晌,他举起手掌,伸到戚卓容面前晃了晃,又好气又好笑:“你就送朕这个?是不是太敷衍了一点?” 戚卓容诚恳道:“这是臣对陛下的衷心祝愿。年年都是陛下赐福,今年,就让臣来为陛下祈个福罢。” “你祈福不去庙里祈,就在朕手上写个字?”裴祯元不满,“你是什么书法大家吗,写个字如此值钱?朕洗个手就没了,这福气消失得未免太快!” 戚卓容一本正经:“寺庙里祈福,那是跟佛祖讨要,是要求人的。而臣为陛下祈福,不求天不求人,只求自己。只要有臣在,陛下必将日日盈福,这是臣对陛下做出的允诺。陛下洗手,洗走的都是表面功夫,但臣的允诺,却是一直生效的。” 裴祯元怔了一下,随即将手收回了大氅中,嘀咕一句:“外面真冷。” 手却悄悄攥紧了。 戚卓容:“那我们回去。” 裴祯元说:“不,朕要再站一会儿。” 喧闹的焰火渐渐停息了,琼花下得越发磅礴厚重。 在这十六岁的第一个雪夜,裴祯元听到了自己胸腔里心脏跳动的声音。 怦怦,怦怦,怦怦。 - 元月过后,户部刘尚书率先上书,奏请改革吏治。他的奏折直接越过了内阁,直达皇帝案头。因此当裴祯元轻描淡写地在早朝上宣知此事,并且决定推行之时,不仅是其他大臣,连内阁众臣都为之震动。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哪是什么刘尚书奏请,分明就是裴祯元自己想改,借刘尚书之口说出来罢了。刘尚书在奏折里哭穷,说户部没钱,都是因为地方官员管理疏漏太多,这才导致国库空虚。他例举了种种吏治改革举措,大刀阔斧得令人震惊,都不仅仅是严苛二字可以概括,甚至都像是连他自己本人都要逼死的程度。 而裴祯元竟然还要推行,这分明就是不给人活路啊! 一时间朝野沸腾,纷纷劝陛下谨慎考虑。 但显然陛下心意已决,是非做不可的了,竟然出动了东厂,抓了几个反对得最厉害的大臣关进了诏狱,虽然只关了一夜,什么都没干,第二天就放人回了家,但任谁对着那些奇怪刑具都会心惊胆寒,再也不敢上谏。 自从十二岁那年裴祯元亲手除掉了陈家开始,朝中便再也没人敢小觑这位年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