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页 (第1/2页)
此番言论倒真把两人的关系挑明了,嘉回几乎是颤颤巍巍说完的,联想到梁文帝会是怎样的表情,她就畏惧得不敢抬头。 哪知上方之人并无太大的反应,淡定地抽出一卷奏章,拿起朱笔开始批红。 “他那不是僭越,而是明晃晃的高攀,朕看你俩要么是心意相通,要么就是提前备好了说辞,连为对方着想的腔调都一模一样。” 梁文帝顿了顿,拿手指虚虚点了下嘉回的额头,恨铁不成钢道:“长安城里优秀儿郎那么多,你却偏偏看上了最平平无奇的那一个。” 这话嘉回可就不同意了,势必要在梁文帝心中扭转一下宴绥的形象。 “宴绥对阿耶来说自然是最平平无奇的那一类,是因为您心怀天下,装的是家国大事,很难能把目光投注到他的身上。” “可对我来说,他却是无比重要的一个存在,从长安到江南,多少个日夜,若无他的保护,我怕是会屡次犯险,错过与阿耶您见面的机会了。” 她边说边注意着梁文帝的神色,见他没有异议,这才继续道:“我想阿耶一定也是看中了他身上的某一处闪光点,所以才会试着接纳我们,您嘴上虽不说,但其实心里早就默认了吧。” 由此想到了宴绥的近况,嘉回问:“您可是见过他了?” 梁文帝不答反道:“朕给他指了两条路,一是斩断与你的所有联系,朕会许他一切的荣华富贵;二是留在宫中,继续做他的公主随侍,但条件是此生再不得与你结缘,并且要在你成婚之后自动退出,永不相见。” 嘉回紧张得指甲都嵌入了手心里,等不及问道:“那他选择了……” “他选择了第三条路,既要时时陪在你的身边,也要为自己搏个前程。”梁文帝转动着手中的扳指,沉声道:“朕念其胆识,便准了。” 长安显贵多如牛毛,世家子弟要想奔个前程,不过为世袭或者科举两个路子,而宴绥作为一个没有封号的高门士族,唯一能够出人头地,入朝拜官的途径就只有科考了。 科考分为文试与武试,历经百年,经久不衰,是大梁选举人才、巩固政权最为重要的手段,一直备受天下学子的推崇。 但因梁文帝一贯重文轻武的缘故,武试早被废除,只余下单单一个文试。 而宴绥自小习武出身,幼时虽去上书房做过公主的陪读,但那也不过三五年的时光,所学浅薄,根本比不上寒窗苦读数十年的正经学子。 嘉回猜到了梁文帝的打算,却又很为宴绥担心,毕竟落榜这种事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阿耶您是想为宴绥赌一把么?”她闷闷道。 “怎么你对他没有信心?”梁文帝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