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再婚夫妻 第66节 (第2/2页)
次雨后。 “下午还去不去捡这个松子?” 杜春分:“你不累咱就去看看。” 蔡母不累,她这个岁数赶上收获季节能割一天小麦。 俩人没去太早。 两点多上山,蔡母在半山腰捡松塔,杜春分往里跑。结果不光捡到山核桃,还捡到掉落的板栗。 杜春分背着满满一筐跟蔡母汇合。 蔡母看到板栗外壳上的毛刺,又想到里面还有一层毛皮,她没本事收拾。姜玲得买菜做饭洗衣服,抽空弄得还不够一家人塞牙缝。又想想要不是杜春分跟着她,她也不敢往山上来,直言板栗和核桃归杜春分。 杜春分怕几个孩子把核桃当弹珠扔着玩,就把东西放姜玲家中。反正新鲜的板栗能放好些日子,不着急收拾。 陈月娥瞄着杜春分,发现东西往姜玲家送,顿时不羡慕。以己度人,肯定不是好东西,否则杜春分怎么舍得给别人。 邵耀宗很好奇,“你跟婶子忙一天,忙的东西呢?” “先放她家,她家厨房空。” 邵耀宗不禁说:“还不是你弄太多木柴。我觉得够咱们烧一冬。” 杜春分想说,正好,不用再买煤。不过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八月下旬她给张大姐去了一封信,算着时间农历中秋前能收到。不出意外下周能收到她的回信。 杜春分问:“邵耀宗,说正事。这几个月你没往家寄钱,你爹娘要是确定你来真的,会不会来部队闹?” 邵耀宗心中一突,“他们那么大年龄,来部队?” “以前没去看过你,是你定时寄钱回去。” 邵耀宗烦的挠头,“那,怎么办?” “他们能找到这儿吧?” 邵耀宗想了想,又往四周看看,山高林密,“不一定。” “拍电报让你去安东接他们,去还是不去?” 邵耀宗想去,眼角余光看到四个孩子从外面跑进来,其中平平和安安大变样,不过半年时间,还长高一点,顿时犹豫起来。 杜春分的眼珠一转,好现象啊。 “先别去?”杜春分试探着说:“平平和安安太小,不记事,过半年她俩忘了你爹娘的种种不好再去?” 邵耀宗不想再看到俩闺女怕他。 他这辈子对爹娘问心无愧,却亏欠孩子很多。 好半晌,杜春分有点不耐烦想催,听到邵耀宗说:“找不着我,他们有钱,自个会回去。” 杜春分心里乐得简直想拍腿。 “可不许心软。” 邵耀宗摇了摇头,“不会了。” 为了孩子他也不敢。 每当杜春分提一次邵耀宗的爹娘,邵耀宗总是又期待又担忧。期待他爹娘的到来,说明心里还有他。担心他爹娘为了钱闹。 然而这些期待和担忧全变成了失望。 阳历九月十六,邵耀宗替杜春分收到张连芳的信。 杜春分让邵耀宗帮她看。张连芳的信中提到了他爹娘。李庆德是公安,偶尔办案经过他老家,亲眼看到他爹娘身体很好,精神也很好。 张连芳还在信中让杜春分转告邵耀宗,不用担心。说句夸张的话,他俩小年轻不见得能活过那老两口。 邵耀宗可以不信杜春分,因为她不喜欢她爹娘,还有点私心。但他无法怀疑张连芳和李庆德。俩人知道他在乎爹娘,爹娘病了或怎么了,不可能瞒着他。 “信里写的啥?”杜春分问。 邵耀宗又看一眼,“都挺好。领导挺照顾你徒弟二壮,他也很好。” “领导敢不照顾吗。” 邵耀宗听糊涂了,“欠你情?” “我跟他说我二婚丈夫是军官。” 部队虽管不到地方,但滨海也有驻军。滨海的军官当中要是有邵耀宗的战友,邵耀宗一个电报过去——我的家人受到不公平待遇。他战友找到地方政府,滨海政府肯定不介意给他一个面子。 邵耀宗想通其中关键:“你真会狐假虎威。”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邵耀宗噎住,又不能跟她上纲上线。杜春分不是利用他欺负人,而是自保。 “拿好!” 邵耀宗把信往她怀里一拍就往外走。 “干嘛去?” 白天一日比一日短,邵耀宗从部队回来,太阳已经落山。 看一会儿信,天快黑的看不见路,“找甜儿她们回来。” 杜春分朝西边努努嘴,“顺便把姜玲剥的东西都拿过来。我明天早上做。” 粗砂和小石子准备好,有锅有柴,就等剥开的松子和板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