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再婚夫妻 第126节 (第2/2页)
宗收起来,道:“我们家的事,谁吃饱了撑的掺和。” 杜春分朝东边瞥一眼。 邵耀宗瞬间明白,这世上多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 现在有陈月娥,过几年可能还有郑月娥,辛月娥等等。 都住在一块,低头不见抬头见,无法避开,她们一人一句也能烦死人。 邵耀宗把电报放屋里,出来问:“要不要再给你徒弟去个电报?” 杜春分:“去一个告诉他,我们在深山老林里。啥事没有。时局稳定就给他写信。电报就别回了,费钱。” 邵耀宗估计邮递员还没走,把她说的话润色一下就交给邮递员。 馒头揉好得醒一会儿,杜春分趁着这个空档做粘豆包。 杜春分家有屉子,一锅蒸好馒头就蒸一锅粘豆包,然后蒸一锅窝头。 下午,东西晾凉,邵耀宗自告奋勇帮她收拾。 甜儿她们在屋里待够了,杜春分领她们去串门子。 杜春分前脚走,邵耀宗拿三个报纸袋,给他老丈人装三份东西,又用两张宽大的报纸裹好装麻袋里,就去师长家开车。 每年年底郭师长和赵政委都得去宁阳开会。 路上不好走,离宁阳又远,会议通常放在上午,所以他们头一天下午就得到。 邵耀宗把东西塞车里,车送过去都没熄火,警卫员上去接替邵耀宗,载着郭师长和赵政委直奔宁阳。 晚上睡觉前,杜春分发现邵耀宗都把她上午做的馒头等物收拾好了,锁在柜子里,很是满意。 邵耀宗拉着她运动,杜春分难得没拒绝。主要还是学校放假,她不用上班。山上积雪深,也没法在上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干点让自己身心舒畅的事。 翌日清晨,杜春分做饭,拆开装满了窝头和馒头的布袋,意识到不对劲,东西少太多。 “邵耀宗!” 邵耀宗心中一凛,“昨晚着凉,肚子不舒服,等我回来再说。” 杜春分气得跺脚大吼:“你有种就在茅房里过年!” 邵耀宗装听不见,朝外面跑去。 廖政委正跟人在门外聊天,闻言不禁问:“小邵,不会又背着春分给你爹娘寄钱了吧?” 邵耀宗:“他们都不跟我联系,我往哪儿寄。没有的事。” “那怎么回事?”廖政委不信。 邵耀宗没法解释:“真没有。我——我就多吃了几个馒头。谁让她做的好吃。” 江凤仪不禁从屋里出来:“不止几个吧?我昨儿隐隐听春分说什么一人四个。你不会一顿干掉八个吧?” 邵耀宗忍不住摸摸鼻子。 江凤仪张了张口:“你饭桶?!” 这话可不好听,邵耀宗忙说:“她蒸的馒头小,就跟粘豆包那么大。” 杜春分想骂,你放屁! 一个馒头半斤重,也就仗着人家不知道。 不是杜春分小气,一来她爹真不需要接济,二来这些蒸馒头的白面她存了足足两个月。 邵耀宗吃掉两个不说,一声不吭给她爹六个。 他当自己地主老财。 杜局看到那六个大馒头,忍不住打量郭师长和赵政委:“你们说这些东西谁准备的?” 赵政委:“小杜啊。” 昨天他们到宁阳快九点了。 赵政委和师长怕他已休息,或者人在公安局,所以就没去打扰他。 今早起个大早给他送来。 杜局摇了摇头:“我本以为您二位是实在人。” 师长没听懂:“这话怎么说?” 杜局打开纸袋:“这粘豆包和窝头还有可能。馒头绝不可能。白面限购,这么多馒头是她家半个月的定量了吧。舍得给我?我闺女我还不了解。” 她娘明明不姓潘,村里登记的时候,能登成杜潘氏。 对领了她几年的亲娘都能这么干。对她这个亲爹心慈手软?杜局一百个,一万个不信。 师长笑道:“就这事。那这就不是她准备的。” 杜局:“我在你们部队还有个闺女?我怎么不知道?” 赵政委也明白了:“您是没闺女,但有个儿子。” 一个女婿半个儿。 杜局懂了:“邵耀宗吗,那还有可能。”说出来,又忍不住摇头,“不可能!没小杜允许,他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