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再婚夫妻 第129节 (第2/2页)
杜局微微摇头:“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两人附耳过去,听他说完,顿时觉得这招损到家了。 可是郭师长一想孔营长要是转业,至少是派出所所长。那些人的秉性到了地方,还不得祸害死当地百姓。所以不能让他们转业。 郭师长道:“我们先去部队看看情况。” 抵达军区郭师长就发现气氛变了。早两年人跟人聊天恨不得离两丈远,就怕被人举报密谋什么事。现如今热火朝天,仿佛早几年的龌龊没发生过一样。 郭师长打听一下,果然打听到一团长和政委的老首长官复原职。 随着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部队掀起为“准备打仗”而练兵的热潮,一个消息再次让军属们聊的热火朝天。 一团长和政委调走了。 第50章 邵团长 杜春分得上班,一天到晚呆在学校,消息闭塞,等她知道这事都过去三天了。 邵耀宗以为杜春分知道,别人也以为杜春分,因为她跟余团长和杨团长的爱人是同事。杨团长和余团长知道的可能比邵耀宗还多。 周末她在家晒被子,姜玲和她婆婆领着孩子过来玩,聊起最近发生的事,杜春分才知道新的一团长和政委走了。 杜春分算一下时间,一团长和政委是六六年初夏时节过来的。现在不过六九年五月初,满打满算才三年。像他们这种级别的,怎么也得干四年。 “咋这么突然?” 姜玲微微摇头:“我也不清楚。”话音刚落,邵耀宗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好几件衣服,“哪来这么多棉衣?” 邵耀宗低头看一下:“甜儿她们的。嫌热。” 杜春分不禁皱眉,“下午就冷了。” 邵耀宗:“冷了再穿。”顺嘴问:“说什么呢?” 姜玲:“说一团长和政委,咋走的那么突然。” “老蔡没说?” 姜玲笑道:“他说这是部队的事,少打听。” 杜春分轻笑一声:“又不是啥秘密。难不成一团长和政委去执行秘密任务?”说着看邵耀宗。 邵耀宗脱口问:“你怎么也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 邵耀宗:“慕珍嫂子和翠华嫂子没说?” 杜春分摇了摇头。 蔡母道:“余团长和杨团长说不定也数落她们,少打听部队的事。邵营长,我们也不是一定要知道。随便聊聊。不能说就别说了。” 邵耀宗一听她怕自己犯错误,忍不住羡慕,老蔡可真幸运。 他怎么就没摊上这么通情达理的母亲。 “不是什么秘密。也没去执行秘密任务。等我一下。”邵耀宗把孩子的薄棉衣送屋里,顺便拿个小板凳出来,“这事得从一团的人跟团长政委起冲突说起。” 当初以孔营长为首的一团的人敢讨伐新团长和政委,就是打听到把他们调过来的将军被下了权,认为人家没了靠山,可以随便欺负。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苏联那个强大的邻国瞄上我国,宁阳战区很紧张,因为苏联入侵的就是宁阳战区边防兵戍守的地方。所以宁阳战区空前团结。 郭师长和赵政委去宁阳开会,见到新一团长和政委的老领导,就向他表示一团长和政委在这边非常不开心。随后告诉他早几年擦枪走火,一团长险些丢掉性命。 那位首长把爱将调到一团是希望他们能收拾好一团,在履历上加一笔。现在得知他二人至今未能把一团的兵纳入麾下,时常需要副师长和参谋长协助,再蹉跎下去也没意义,正好他需要整军,就把两人调走了。 两人抵达战区,那位首长自然得问一下具体情况。不能郭师长说黑是黑,赵政委说白是白。 不但确定郭师长和赵政委句句属实,还知道当初拔枪那事郭师长没上报。否则他俩早解甲归田。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那位首长真没想到在他深陷泥潭时,一个小小的边防师长居然保住了他的人。 那位首长感念他俩厚道,其心难得,就想提拔郭师长和赵政委。 调走一个团长和政委容易,调走一个边防师长和政委难。那位首长只能向两人暗示,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 师长和政委也没指望一个刚掌权的人把他们调去战区。再说了,革命还在继续,这时候去战区多半成炮灰。所以提一个小小请求。 这个小请求暂时没几个人知道。 邵耀宗也无从知晓。挑他知道的说,“防止苏联再次来犯,战区肯定得往北边边区增兵。他俩很可能被调去那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