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零再婚夫妻 第349节 (第1/2页)
小美想想她的笔名,突然不好意思:“等一下。”蹬蹬瞪跑上楼,又蹬蹬瞪跑下来。 杜春分看过去,她手里多了几本书,“从这些书里选的?” 小美好笑:“什么啊。”随即给他们一人一本。 邵耀宗下意识想问什么书,看到名字顿时忍不住问:“这不会就是,就是你写的吧?” 杜春分以前听小美念叨过《我的母亲》,结合邵耀宗的话瞬间反应过来:“就叫《我的母亲》?” “出版社定的。”小美道。 甜儿张了张口,舌头打结:“杜——二丫?!” 这什么鬼名字啊。 “杜二丫?”邵耀宗转向她,见她身边没陌生人就朝外看去。 杜春分道:“往哪儿看。这里。”指着书上的字。 原本她也想问小美,只是被甜儿抢先了一步。 邵耀宗看过去,“杜二丫著”四个字躺在书名下面,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的笔名叫,叫杜二丫?” 小美很得意:“没想到吧?” 邵耀宗张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你以前都不许别人提,谁能猜到你居然用它当笔名。” 小孩子要面子,小美也不例外。 那个名字还是林家人起的,小美就更不喜欢了。 长大后,她娘是一级厨师,她爹是司令,她是大学生,家世自身都了得,底气足了,不需要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让人另眼相待,不需要名字来美化自己,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在意“二丫”这个俗气的名字。 定笔名的时候小美征求过平平和安安的意见。平平起的太文艺,安安起的庄重的堪称匠气十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写的世界名著。 不论文艺还是庄重都不适合放在《我的母亲》下面,小美就给家里打电话。可她整天排练写作时间不定,忘了杜春分和邵耀宗早出晚归,家里只有爷爷。 小美听到她爷爷的声音想到爹娘的学问加一起也不如爷爷,就让爷爷赐名。 老杜小河村的人提过她和甜儿的乳名。 当时就让她叫“二丫”。可他又觉得过于儿戏,就在前面加个邵字。 小美觉得认识她的人多半能猜到。她可不想今天书上架,明天被同学问候。所以就把“邵”改成“杜”。 小美看到她爹娘难以接受的样子,觉得这个笔名起值了。她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两人同时出现这幅表情:“杜二丫不好听?” 甜儿道:“不是不好听,是,你不觉得过于乡土?” 小美:“我这本书写的就是东北农村生活。主角就是一个农村女人。”说着,忽然想起一点:“二丫过于乡土,那三毛是什么?过于随便啊。” 杜春分道:“那不一样,电影里的人物。” 小美下意识想说什么,到嘴边愣了愣,好笑道:“娘,我们说的不是《三毛流浪记》的那个三毛。一个女作家叫三毛。” 杜春分转向邵耀宗,有这么个人? 邵耀宗:“不是内地的。” 杜春分不禁说:“难怪我没听说过。” 甜儿很意外:“小美,你也知道三毛?” “荷西。”小美吐出两个字。 甜儿一下移到她身边,“你真看过?” 小美点头:“但我没她的书也没她的文章。在剧组编剧那儿看的。” 甜儿:“我也没有。不过我可以让沈伯伯的女儿给咱们寄。” 邵耀宗拍拍书,“说正事。” 小美:“正事就是这个名字极好。爷爷说的,大俗即大雅。” 邵耀宗好笑:“你的笔名自是你高兴就好。爹要说的是书出版了,即将被拍成电视剧,两个版权卖了不少钱吧?” 小美笑看着他:“想知道?” 邵耀宗一看她跟诱拐小孩似的,话锋一转,道:“不想!” 小美险些噎呛着。 杜春分翻开看了一段,跟农村的婶子大娘唠家常似的,顿时忍不住问:“你这书,有人买吗?” 小美不禁问:“怎么没人买?” 杜春分想一下,“我就不说《红楼梦》了,你看看人家《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写的。开头一段话连个成语也没有。这谁看啊?” 老杜忍不住说:“小杜,这就是你不懂了。这是写给人民群众看得,拍成电视剧也是给人民群众看得,文绉绉的谁看得懂?我问你,是听戏的人多,还是看电影的人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