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_六零再婚夫妻 第3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再婚夫妻 第382节 (第2/2页)

以至于上午十点就把杜春分要的东西送来。

    杜春分在门口生火做小龙虾。

    味道出来差不多十一点钟。

    这个点的人也最饿。

    杜春分当即吆喝:“小龙虾,刚出锅的小龙虾,开业大酬宾,免费试吃,先到先吃。”

    万夫人的手一抖,险些把碟子扔地上。拿稳了,赶紧跑出去提醒她,“你怎么能吆喝啊。”

    “您都不介意卖小龙虾,我有什么不能吆喝。”

    在屋里的那俩军人见司令夫人和政委夫人都不怕丢脸,也不好意思扭扭捏捏。让杜春分和万夫人进去休息,他俩一个吆喝,一个招揽行人试吃。

    小龙虾这东西太泛滥,羊城三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也知道没人吃。

    可正是没人吃突然有个卖小龙虾的人让人倍感意外和新奇。

    有那好奇的人就上前,没敢靠近,指着问:“这东西能吃吗?”

    吆喝的军人立马掰开头扔垃圾桶里,白嫩的rou出来塞嘴里。

    那人又有了新的担忧:“真不要钱?不会吃了就让买吧?”

    吆喝的军官停下来,笑着说:“我们还没正式开业就耍赖,以后还怎么在这儿做生意。”

    有位老人听到这话就说:“给我一个尝尝?”

    招揽客人的军人立即给他一个,教他怎么吃。随后又拿一个塞嘴里。

    老人虽然胆大,可这东西毕竟是小鬼子弄来的,心里有点犹豫。见人家陪他吃,就大胆地咽下去。

    掰龙虾头的时候手上有酱汁,不小心舔到一点,不禁说:“味道不错。”

    此言一出,俩人立即跟他解释:“因为这些是首都一级厨师做的。”

    老人惊讶:“难怪汁的味道这么好。”

    “这话您说着了。这个汁水拌面最好吃。跟米饭拌怎么样,我们没尝过。”

    杜春分没试过跟米饭一块吃,所以教他们以后怎么卖的时候特意提醒,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

    开饭店开的是口碑。

    老人得了这话不禁说:“你们这两位小伙子是实在人。”

    “那回头我们开业了,您多捧捧场。”

    那老人笑道:“行。不过你这个不够味。”

    杜春分出来问:“不够辣吗?”

    老人点头,本想说什么,看到她身上有围裙:“这个小龙虾不会就是你做的吧?”

    杜春分笑着问:“不像?”

    “你是首都一级厨师?”

    杜春分:“证书就在屋里放着。好些年了。”

    “那你会做什么?”

    杜春分看一下老人,六十来岁,衣着干净,慈眉善目,不像是退休工人,反而像退休干部。

    这个年龄的干部多多少少都跟鬼子和特务打过交道,不好糊弄。比如老杜。

    杜春分决定实话实说:“以前在滨海饭店做,九转大肠。葱烧海参都会。这边的菜会的不多,也就酸菜鱼、鱼丸,还有些家常菜。”

    老人觉得她也是个实在人,但有一事不明,“你怎么卖小龙虾?”

    “第一次自己开店没经验怕卖不出去。小龙虾便宜,没人买一天也就亏几块钱。这个学费我们交的起。”

    老人忍不住说:“就不觉得委屈?”

    杜春分笑道:“钱赔光了吃不上饭更委屈。”

    老人笑了:“你不错。这个小龙虾能再辣一点就好了。”

    杜春分:“我们怕这儿的人吃不了辣,所以没敢做那么辣。屋里还有两斤没做,我给你做个麻辣的?”

    老人点头。

    杜春分去拿小龙虾。

    万夫人忍不住问:“当着他的面做?”

    杜春分笑道:“他学去也不用担心。开店不光需要本钱还需要人。他就算有店面想开起来也得十天半月。”

    老人见杜春分当着他的面做,很是意外地打量她一下,顶多四十岁。年龄不是很大,胆子可不小:“不怕我偷学?”

    杜春分:“这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再说了,我会那么多菜,您学走了我可以卖别的。何况也不止这一种口味。”

    老人佩服她的坦荡和自信,又看看那通红油亮,很有食欲的小龙虾,心里有个想法,“周围有公用电话吗?我打个电话。”

    杜春分:“我们屋里就有。”

    老人的眼皮挑一下,还没正式开业就舍得安电话,经营小龙虾恐怕不是因为没钱吧。

    再看看给她打下手的俩年轻人,随意一站身体都很笔直,像是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老人不禁睁大眼睛,这个不起眼的小店来头不小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