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55节 (第3/3页)
许多特务实际都不是a国人,替a国办事就是为了钱。可既然a国减低了活动,当然也就不需要再像之前投放那么多资金了。 这样一来,那些待定中的特务们就少了很多捞油水的机会。实际上,钱少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被灭口。 所以,顾天泽不但没有低调藏起来,反而高调地考上大学,甚至做生意,背后一定是靠着什么人,以此得到保护。 他本来寻求国家的帮助和保护,但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 能积累起大量财富,并且有武力保护,也就只剩下跟毒品交易有关的最可能了。 1976年的时候,重锋被传找到京市接受审查,回来后跟郑国兴汇报,郑国兴就让他负责抓举报他的特务。 当时他们还排查了光州范围内的认识李潇潇人,舒诚跟顾天泽都在重点关注对象,但他们从小大大都在光州长大,顾天泽家里虽然算不三上富裕,但一家三口都说铁饭碗,让很多人都羡慕。 重锋想起去年的缉毒行动,李潇潇曾经提供过一份名单,实际是a国毒贩通过一名滇省学生,将名单给了潇潇,再借着她的手转交到他手上,趁机打击对手。 顾天泽曾经也是a国间谍,自然会积累下一些人脉和消息渠道,如果要做贩毒的勾当,跟a国毒贩合作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想到这里,重锋打电话到光州军区,跟郑国兴通上了话:“首长,我怀疑去年那个沪市的滇省学生,可能是因为被威胁了,所以才给出了那份口供,比如说家人在滇省那边,被毒贩盯着,随时有危险。” 军区无权审判,罪犯早就转交到相关单位,郑国兴明白他的意思,马上说:“行,我马上让那边跟那犯人聊聊。” 在等待结果的同时,因为顾天泽很可能已经将李潇潇带出市外,加上公安这边在市内找不到人,还要安排人手给跟顾天泽接触过的人做口供,人手不足,于是重锋联系了沪市分军区,说清楚了事由,请求支援。 分军区马上响应,派出人参与搜索。 一个小时候,郑国兴那边也来了消息:顾天泽果然也是a国毒贩的接头人。 公安那边正马不停蹄地盘查,口供一份接一份通过传真机送到重锋手上,其中还包含一份顾天泽这些年的行动轨迹。 重锋发现,这几年他基本就是在沪市,过年连光州都很少回。 一行交流出行备注引起了重锋的注意。 那份口供是顾天泽的导师的。该导师三年前经常带顾天泽到京市交流,但这一两年却没有了。 他本想推荐,但顾天泽忙着做生意,也婉转表达了比起学术交流,他更偏向于实战。 这看起来没什么,但录口供的公安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还深入问了一下顾天泽在京市会去哪些地方—— 顾天泽每次去京市,都会到京市西郊外,而京市精神病院,正是在那个方向。 重锋忽然想起几年前,冯宝姝被抓的那个下午,潇潇要求跟她单独谈话,整个过程偶尔放低声音,外面无法听到,但冯宝姝一直歇斯底里地尖叫怒骂。 冯宝姝出来的时候,依然诅咒不停,提到最多的就是“天泽”。 ——贱人,你这个贱人,天泽只是被你骗了! 如果平时没跟李潇潇来往,单单看冯宝姝那样,都能以为她们和顾天泽三人之间有什么牵扯不清的爱恨情仇。 最初在认出李潇潇是李彦的女儿之后,重锋为了弥补之前给她留下的坏印象,还特意去做了功课,全面打听并了解了当时十几岁的她,其中自然也知道了舒诚跟顾天泽。 明明只是普通的少年人之间的来往,真要说当时她一个小姑娘更亲近谁,那也是舒诚才是。 可冯宝姝被捕当晚,李潇潇喝醉后,莫雨问她“天泽是谁”时,她居然就像守着什么秘密一样,半个字都没说。 就像明明看起来很正常,但这两年她也没有跟他提起顾天泽一样。这中间有什么是他不清楚的,也许还是关键信息。 重锋拨通京市公安局西郊区分局的电话。 莫雨这几年也很拼,从派出所到了分局,已经成了刑警中队长,人也成熟了很多。 他接到重锋的这个电话,得知李潇潇被绑架,还牵扯到毒贩,心里一惊,却马上又冷静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