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卫家女 第78节 (第2/3页)
她还记得卫蔷吃不来甜,单独吩咐给卫蔷的饼中少糖而多胡麻。 看着盘中的饼,卫蔷取了一个,与卫瑾瑜分而食之。 “你那小爹,不,你那师父,又给你送了些书和衣物,别忘了谢他。” 戴着黑色的面罩,卫瑾瑜捧着饼看着卫蔷:“姑母,你心里想着也就罢了,竟然还说出来?” 卫蔷哈哈一笑:“我说了什么?我可什么都没说!” 堂堂定远公,北疆之主,五地节度……她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 卫瑾瑜啃了一大口饼,吃下去才说道:“姑母,我若是说动了王爷师父去青州……” “不必。” 卫蔷摇了摇头,缓缓道:“我曾想过再动些手脚让郑衷离了北海,可燕歌用了这法,他留在北海城中反而更好些,吕氏郑衷二人我也放心交给她对付。” 说完,卫蔷吃完了饼,自己提笔给卫燕歌写了一封回信。 在信的末尾,她想了想,又落笔写道:“秋苇姑娘久历坎坷仍心怀仁善,风骨品性与养护我等的北疆百姓无异,撤退之时亦同北疆百姓一般,务必护其周全,以后行事,亦同此例。” 卫瑾瑜撑着伞,悄悄从院中出来,最后一小块饼她捏在手中还没吃完。 站在院门外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写信的卫蔷,又看向院中被雨水洗的越发青翠的梧桐,她竟看得出了神。 卫清歌拎着十盒撑伞而来,在一旁轻声道:“世子,怎么在雨里发呆?” 卫瑾瑜似叹似笑,轻声道道:“有人心怀万里,只居一隅,有人狗苟蝇营,高坐庙堂……清歌,我姑母这院子真是太小了。” 卫清歌一脸茫然,仿佛没听懂卫瑾瑜在说什么,家主在北疆处理公事的地方也不比这里大呀。 卫瑾瑜没有再说话,笑了笑,将最后那块饼放在嘴里,转身走了。 …… 收到自家元帅信的时候,卫燕歌正在城外谋划入吕家别院救出杨知章之事,秋苇去了两趟吕家别院,已将其中情况探了个七七八八。 对着草图略一估算,卫燕歌认为杨知章所住之处周围最多有九处守卫。 卫燕歌并没有让秋苇同时探明守卫所在,做了这么多年的斥候,没人比卫燕歌更清楚,对于这样第一次做探查之事的人来说,能将一件事做到六成,已然是极难得了的。 这世上,十个探子九个死于贪。 “杨知章的家眷都在他老家,身边只有一个吕家送的妾,我们要做的就是救出他一人,记住,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我们的任务只是救他出来,若有必要,直接打晕扛走,绝不要去关心他是如何想的。” 这也是每次救人之前卫燕歌都要说的话。 经过元帅这些年努力,“定远安民”的想法在定远军士兵心中算是刻下了,不伤农田护卫百姓的士兵们有事看起来太过和善,也有过趁机强要带走自己财物的人,定远军也付出过无谓的牺牲。 卫燕歌不愿再看这种事再发生。 “嘿嘿,将军你放心,我们可都是老人儿了,什么不知道呀!”穿着短衣的男人岔开腿蹲坐在地上,头顶一个斜歪歪的道士髻,一根木簪从正前方扎了进去,正是想出装神弄鬼之法的方永。 卫燕歌看向楚眉,楚眉点点头,道:“方永,此次你负责在外接应,若是有差错,上次李济凡道长还与将军说起你。” 这道士立刻缩在了树底不再说话了。 卫燕歌想了想,又道:“还有一事,无论我等事成与不成,天黑之后,其余人要将秋娘子与柳讯官带出北海城。” “是!” 郑衷和吕氏剑拔弩张,吕显仁的亲伯父吕彰怀从齐州赶到了北海,吕彰怀好养鹤,据说院子里有三十多只不肯飞走的鹤,他也在齐、青二州被尊称一句“鹤翁”。 可如今养鹤弄琴的清雅早就荡然无存,他在吕家别院中指着郑衷的鼻子大骂道: “无耻小儿!我与你祖父同朝为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