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卫家女 第153节 (第2/3页)
“人人相同”四字说起来简单,当年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荡史册千年,不也事败了么? 人因义愤起事,声势浩大,难存久长。 “我确实曾做事仅凭一腔怒火。”坐回席上,卫蔷笑着复又拿起筷子,“不过那般的我,早在做定远公之前就被人锁在了这刀里。” 她拍了一下自己的刀。 看着她手上的长疤,陈伯横默然。 有法,有度,有胆魄,有气量。 纵然是女子又如何?若她是那等循旧纲常之人,他陈伯横此刻便可站起来请她取大梁而代之。 可她偏偏不是。 这等人,偏偏要将三纲扫尽,世事颠覆。 “世间路千万条,小卫丫头你何必选最难的一条?” 他看着卫蔷,却见卫蔷垂眸一笑。 “陈相你错了,我并非先成今日之我,才决心走此路,而是我走在此路上,方成今日之我。” 离开同州州府衙门直到回了暂住之地,陈伯横一言未发。 坐在案前,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就要写信。 小卫丫头要与天下为敌,此事他得告诉姜假仙儿。 研墨提笔,他写道:“今日汝家阿蔷请吾食鱼,鱼头豆腐酥烂无比,汝家阿蔷为吾筛酒、温酒,其味甚是甘美……” 第167章 心病 “难怪我外祖要我将陈相扣住,不…… 陈伯横把信寄出去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从东都来的信,打开一看,他一口老血几乎喷出来。 圣人在神都苑设下筵席庆功,席间突然死了一个妃嫔,忙乱之时定远公世子似是落水,圣人封了神都苑整整十日将北海与十六渠掏尽都未找到世子,如今仍是生死不明。 在赵家父子治下混了这几十年,纵使再如何春秋笔法,他陈伯横如何读不出这事间脉络? 为何定远公世子一出事,那死去的妃嫔一事就不再查了?不过是因为“凶手”死了,那些准备妥当的“证据”都派不上用场罢了! 名为庆功,却想陷害定远公世子逼定远公低头,甚至不惜自己枕边人的性命,那定远公世子未尝不是自知中了圈套才投水自尽,为的不过是不要牵累自己姑母! 赵启恩堂堂一国之君,旁人在外征战,不论是何图谋,终究是奉了你的旨意,保了你大梁臣民,以这般鬼蜮手段陷害臣下何等龌龊可笑?!卫氏满门忠烈,卫泫、卫铮之死,还有那申荣作乱可做遮掩,如今仅剩一点血脉却死在这等谋害之中,他赵启恩有何面目再坐在龙椅上? 再看赵启恒因心急定远公世子而持刃犯上,被幽禁于上阳宫里,陈伯横不禁叹了口气,没有贬为庶人,这事在朝堂上就有回旋之余地。 将信放在案上,陈伯横以手掩面,他昨日刚为难了姜假仙儿的外孙女一通,今日如何再与她说卫家男丁断绝之事? 姜假仙儿啊姜假仙儿,隔了这十几年,你竟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思及此处,陈伯横不禁一阵心灰。 他昨日说卫蔷所走的路是天下最难之路,如今的大梁走的却是绝路! 就算没有卫蔷,待各处乱起,朝廷将银钱流水一般送给各处节度使,经年累月,何尝不会再有一场前唐安史之乱? 那些人倒是循旧规、遵三纲,想做天下之主,喊着父子君臣夫妻,也不过是又一个赵梁罢了,起于乱世,亡于乱世,百姓流离,天下倾颓。 他陈伯横竟还觉那卫家女儿该循这样的路走? 他凭什么? 手扶着桌案,陈伯横又想起那日,乾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