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家女 第255节 (第1/3页)
字字鲜血淋漓。 粮为民生之基。 三国时上有旱蝗连年,下有混战不绝,关中、淮南等地人互捕以啖,甚至于“相食殆尽”。 方有曹cao严令“踏青苗者死”一事传于后世,以“宽仁”著称的刘备也下令绝禁酿酒。 被蛮人几番肆虐的北疆曾也是极缺粮的地方,从“卫”字旗立在麟州城外的那一日起,“军屯”、“保收”就是卫蔷身为一军主帅对军民的承诺。 她要带着他们活下去,从粮食开始。 从那之后便是十八年的上下求索,就算北疆穷得一文铜板劈成八瓣儿花也没忘了要高价悬赏改育良种、没忘了建起民事十部中一度最烧钱的工农两部。 到如今,大黎依托水利、肥料,粮食亩产傲视九州,麦粟满仓,一州之地的酒坊酒肆仍是被严控在三个以下,军中禁酒,官吏当值日禁酒,休沐亦不可超过三人聚饮,此外,开荒免税、出借牛犁、农官下田、四大军械所专有农事司……如是种种,皆是一以贯之以国力增产、以产粮安民。 在这等国策之下,“粮食”从保命之根本也成了大黎人骨子里的执念。 常州豪族踏苗毁田,也是在毁常州一地数万百姓,这是碰了大黎上到元帅下到伙头兵的逆鳞。 为了活命而奋起搏杀的常州百姓抱着沾了血的木棍蹲在一片狼藉的水田里哭嚎着自己活不下去了,得了消息之后便一步未停的定远军湛卢骑兵已经抵达了常州城外。 “粪土!粪土!毁田若此,毁民若此!人行事无器,当得天下弃!何家小儿,当与之祖坟同曝之!” 文质彬彬数十载,承先祖苏定方安平天下之志的一代名将苏长于爆出一阵恶骂。 胡须花白的老将军翻身下马,脱了鞋小心站在水田里。 这稻苗长得多好,本该是要长成沉甸甸的一穗米,就这么被毁了。 统领数万湛卢部的老将军险些泪洒水田。 粮食被毁了! 那些常州的裘带富家子哪里知道粮食是什么?是风雪里的一息支撑,是苦旱里的一缕脉搏,是指望,是求存,是不该死却死去的战士和百姓!是人命,人命! “我等来晚了,若是能早半日……” 他对惊惶无措的百姓行了一礼。 百姓们吓得像是遇到了猎人的鸟雀。 “留下一千人安抚百姓,剩下的随我上马,夺下常州,追拿凶手,再回来帮百姓补种水稻!” “是!” 湛卢部杀气滔天。 从常州往苏州去的路上,胡家家主胡升学骑在马上唉声叹气。 百姓暴起之时,他的六儿子带头毁苗,被打杀自然是首当其冲,他本在家仆的护卫之下要逃出去,没想到一个妇人扑上来撕去了他一边的耳朵,剧痛之下逃脱不能,就被百姓乱棍打死。 这也就算了,胡家不缺惹出大祸的儿子。 可这么一闹,一来是胡家的牛车也失了不少,那些车本是用来装绫罗的,现在几十辆车的绫罗被他留在了常州,着实让他心痛。 二来是……胡升学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远去的常州府城。 北人凶悍,一击就攻占了金陵,都说陛下已经殉国,百官被北人屠杀,他在朝中的长子至今没有消息。 之前北人还没过江他就使人将家中存粮移向苏州,还留了数千石粮食在仓中,也是给北人一点好处,现下只怕是便宜了那些暴民。 给了北人,北人还能念一点情面,给了那些世代受胡家恩惠却反咬一口的暴民…… 他恨。 强迫自己不去细想,胡升学对自己的次子道:“去了苏州,你立刻去西府拜见温大人,不要多言,只说想在越州求一地安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