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页 (第2/2页)
多了几分随性的意味。 “小山老师的书架也越来越满了。”花梨纯看着新增添的书, 有些好奇地问, “摆满之后怎么办?” “这里的只是书架而已, 我在地下还有一个藏书室,”小山嘉也走向沙发,一边走一边说道, “如果真的放不下了,就再在镰仓买一座别墅专门放书, 用来当夏天消暑的住所。正好我也想在那里置地。” 花梨纯:“……” 不愧是超卖座的作家。虽然在芥川犬出现后,小山嘉也已经无法再被称为当之无愧的短篇之王,但他的财力依旧不容小觑。 在接过花梨纯准备好的出版合同之后,小山嘉也看着合同上的《周日夜晚七点的国王》字样, 表情有些感慨。 “真没想到,十年后这篇竟然也有了单行本化的机会,虽然是作为多名作家的汇编文集刊载作品之一。”小山嘉也问花梨纯,“十年前, 这篇仅仅在当时的《月刊文学》上刊登过一次而已。为什么会决定要在十年后的今天出版它?” “《周日夜晚七点的国王》虽然内容散乱, 但却能给人带来情绪上的冲击。”花梨纯回答, “我观察过这篇在电子档案库上的记录, 发现读者感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人觉得结构太过零散根本读不下去,但能够读到最后的人,却大部分都给出了正面评价。所以我觉得它有再挑战一次出版的价值。” “就算有七成的人根本没耐心读下去,但只要能读下去的三成中有百分之九十都说好,这就已经足够了。”她说,“更何况这一次文集中的其他和《周日夜晚七点的国王》正巧相性也非常好,都是层层铺垫、到最后才一口气给读者带来冲击的类型。所以尝到甜头的读者应该会更加愿意耐心把《周日夜晚七点的国王》读完才对。” 盯着花梨纯看了几秒,小山嘉也紧绷的眉毛微微舒展开来。 “当年的《月刊文学》编辑长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低声说,“只是这篇那时候没有收到多少反响,编辑长说它还是距离杰作差了一点,灵气尚不足以完全弥补结构上的不足。而再怎么好的文章,如果设置了无法让普罗大众读下去的门槛,那么在商业方面就容易失败。” “不过反之,也可以看作小山老师当时的灵气,就连七零八落的结构也无法完全掩盖。”花梨纯接口,“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所以应该给这篇文章机会。” “我觉得这篇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并非因为这么做能够让写作的人得益,而是因为这篇会让看到它的人得益。” 花梨纯郑重地对着小山嘉也说,“从接手星野社,出版第一册 刊载了《斜阳》的月刊文学开始,我将传递向世间时就是这样想的,从来没有改变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