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临阙 第102节 (第2/3页)
皇帝和颜相君臣不睦满朝皆知,以颜相的地位和权势拿个副考官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但是主的,就算韩卓不当,也还有沈文德这个文坛大家在呢,怎么就轮到颜懋了呢? 更有好事者,甚至都怀疑陛下别是被颜懋用什么法子给威胁了吧?再要不就反过来,结合陛下之前一反常态的犹豫不决,或许是借此给颜懋下套儿? 不过无论背后原因为何,圣旨一下,再无转圜—— 颜懋是恩科主考官,就这么定下了。 而且争都没得争—— 翌日二月十五,今年立春后迎神祭祖的日子,亦是花朝节,皇帝率王公大臣往明堂圜丘祭祀,宣政殿停朝一日。 转眼就到了二月十六,天子影卫首领凌启依然在庆州查案未归,不过楚珩午后还是出了趟宫,这段时间他将应试学子漓山门下的行卷都看了一遍,从其中挑了几个文章最为出彩的,打算挑个时间见一见真人。 地方就在漓山忘世居茶楼后院,茶楼在外城,路上经过漓山书局,楚珩忆及凌烨前几日有些低沉的情绪,想了一想,嘱咐驾车的天子影卫回头回宫的时候去挑几册话本闲书,带回去给凌烨解个闷儿,好让他放松一下。 影卫点头应下。 这次在忘世居要见的人里就有那个行卷投策论的吴不知,楚珩见了真人,如所想的一样,满怀激昂意气。 不过倒也知进退,明礼义,虽需磨砺雕琢,但着实是个人才。 吴不知口才极好,善思擅辩,和几个学子一聊竟已申正两刻了。 楚珩拿了他们的行卷,打算亲自去露园见齐峯,这次恩科想来会有变动,这几个学子考个名次是行的,只是后头的授官,还很难说,若他们有本事,漓山倒也乐意照拂一二。 到露园临近酉时了,夕阳西下,楚珩进了门,随口问了个护卫道:“齐师叔在哪?” 那护卫一见是楚珩,神情莫名变了几变,眼神最后定格成隐隐的敬佩,伸手指了个方向。 他盯着楚珩,表情实在过于纠结,楚珩有点疑惑,不过日头已经不早了,他等会儿还想回宫,便没多问,往护卫所指的方向行去。 谁知一路上,迎面遇到的人都像那护卫一样,欲言又止地盯着他,目光透露着折服和钦佩,宛如在看一个勇士,楚珩不明所以。 这个疑惑在他见到齐峯的时候得到了答案,彼时齐峯坐在花廊下的躺椅上,手里拿着册书,一边看一边笑。 楚珩叫了声“师叔”,齐峯探头见是他,将书放到一边,笑眯眯地说:“阿月来啦。” 楚珩应了一声,将挑出来的行卷递给齐峯,将要事说完,喝杯茶正准备回去,却见齐峯也以一种和平时不一样的揶揄神情看着他,不禁纳闷道:“师叔,我有什么不对吗?怎么你们今天看我都这么奇怪,方才在外面也是……” 齐峯哈哈笑起来,在楚珩肩上拍了两下,“这得问你啊,你们年轻人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 “问我?”楚珩更迷惑了。 齐峯见他似乎真的不解,“咦”了一声,将手里的书卷递给他,“这不是你和书离的主意吗?想了这么个法子让帝都往后都不怀疑你的身份,虽然荒唐了点儿,但确实还挺有用的。除了几个知道内情的,就连咱们自己人都信了,你来的时候不是也看见了吗?露园外头那些人现在都觉得你是咱们漓山第一号的勇士,居然敢和……” 齐峯后面说的什么,楚珩全然没听见,他一手捏着这本薄薄的书册,目光如炬,按着案几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随着“噼啪”一声,黄杨木案在他指下四分五裂轰然坍塌,上面摆着的茶壶被一道无形之力牵引,静止着悬在他掌心下方,像是残存的最后一点希冀。 “这本书在书局卖得可好了,尤其昨天花朝节……”齐峯话说一半,听见声响吓了一跳,抬头一看,他们家东君的脸都绿了。 楚珩死死盯着这本粗制滥造的话本,两个主人公他都认识,但放在一起他就“看不太懂”了。 其中一个姓楚,是山头的“山花”,大名话本里没写,但因楚山花生在八月十六,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日子,故而有个小名叫“阿月”。 另一个他也很熟,准确地说,整个大胤九州除了稚龄孩童,没人不知道这位,同样没写大名,但他是山头的大师兄,名字里有个“月”字。 话本的书名直白却又旖旎,叫——《璃山双月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秘事》。 用齐峯的话讲,这书妙就妙在,全无一个“情”字,但读过的人都说,书里字字句句,没一处不是在讲风花雪月。 楚珩深深呼了口气,转过头一字一顿平静地问齐峯:“师叔,你刚说这书卖了多久了?” 齐峯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但还是如实答道:“约莫十天吧,是书局里卖的最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