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91节 (第3/3页)
十年边境的大大小小战役,之前大良总是以防御为主,打退敌人就算结束,这太被动了。 而今时知不想再重复过去的状态,她必须把北境的隐患挖出,不然之后与荀延的交锋她会被束住手脚。 蜀州 赵五娘最近在组织纺织作坊的事,缫丝在蜀州也曾兴旺过,现如今虽然没落可赵五娘是想重新把这一块做出个样子,这样一来荀延的统治也将更加稳固。 “五娘,果真是我的贤内助。”荀延最近一直都被妻子的温柔乡感动,现下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妻子当真是个极有远见之人。 “江南纺织业为崔时知谋取了丰厚利益,如若咱们也能推广他们那个棉花,想来对大楚必然是一件功在千秋的政业。”赵五娘其实已经在心中打好腹稿,这一次她必须得把这件事亲自推动下去。 现在大楚缺钱也缺技术,他们必须和华国江南那边儿要有交易往来,赵五娘出身江南本身他们家就有织坊,虽说后来举家迁往云州,但对于这纺织所带来的暴利却很清楚,荀延需要钱财重建秩序,这一项只要她提出来荀延就不会拒绝。 至于棉花种,现如今华国已经不限制种子流通,他们想贩运一些回大楚其实没什么难度。 在此之前,赵五娘甚至亲自在自己的寝宫中放了一架织机练习织布,若想推广棉花,她就得自己带动起来“以身说法”。 大作坊他们是弄不了那么多的,江南和崔氏曾经的优势是别人无法复刻的,那他们就得走另一条路子。 时知听到赵五娘把改良版织机向楚国全体百姓推广,不但缫丝纺织与棉花种植同时推进,她还亲自带上手带头纺织后,时知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赵五娘进步的比她预想得还要快。 “等他们的人把棉花种子收购回去一部分后,这东西要再次禁止向外流通,要记得掌握好度。”既然要“对唱擂台”那自然必须弄出全套。 棉花种植到纺织推广,时知和崔教授大概用了五六年,楚国若是想成规模做个成果出来,哪怕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那不花费个相同时间是实现不了的。 赵五娘选择把蜀锦纺织也拿到计划里其实是个很聪明的想法,短时期内她应该就可以帮到荀延。 “把江南的女子书院近期将要扩招生源的消息放出去吧。” 很多时候你只要给一个选择的机会,那些聪明人就可以很好接收到你要传达的信息。 赵五娘传达的信息时知已经收到,那么自己现在自然也要给出回应和诚意。 有一这种交易与合作它不是具体指某一件事,而是一种态度,赵五娘做出了她的决定,时知在确认过后就得做出回应。 只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现在就真正合作了,很多事还要看老天,但愿历史与未来都将愿意眷顾她们。 第141章 一更 楚国朝堂最近劝荀延充实后宫的声音越来越多,荀延已经年逾三十,膝下男嗣却只有岐王一人,这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再加上岐王之母出自柳氏一族,荀延对这儿子感官复杂并不亲近,很多人在这里面就看到了“机遇”。 皇后这些年虽然圣宠优渥,但她年纪已经二十六七,膝下只有一女,眼看就要人老珠黄,此时若是送自家女郎进宫说不准以后就能搏一份泼天的富贵。 很多世家与勋贵人家心里都开始盘算,就连赵五娘的娘家和外祖史也是着急起来,外孙女做了皇后却没有个皇子傍身这眼前的盛景皆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于外祖和娘家想要安排“替”她生皇子的女郎进宫,赵五娘连她外祖母的情面都没留全给拒绝了。 赵五娘如今是膈应的要死,荀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身体出了问题,赵五娘同样不想担这个“善妒”的名声。 别说什么爱重皇后的废话,真要爱重,岐王是怎么出来的? 赵五娘把难题扔回给了荀延,表示自己要在宫中设赏花宴,问他有没有特别想要“恩赐”的人家,这等于是告诉荀延这件事她不打算背锅的。 对于妻子这样的行为,荀延一时也说不出什么来,近年来妻子渐渐不再端着那张假面后,脾气也颇有些渐长,再不是之前那完全温和顺从的模样。但这样的妻子反而让荀延更能愿意亲近,他感觉到妻子总算又“鲜活”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