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袖藏天光 第164节 (第1/2页)
都知晓沈将军平日里不是这模样,眼下倒是和平日里不同。 沈辞脸红,只笑了笑。 等喜娘推开屋门,迎了沈辞出屋。 “哇~”屋外的韩关,郭子晓和小五都看目瞪口呆。 韩关叹道,“哟,头儿,咱平日在军中好歹也稍微修修边幅吧。” 郭子晓啧啧道,“头儿,你要穿这身,我都不敢跟你上战场……” 小五直接道,“将军,你好像换了个人。” 沈辞:“……” 喜娘提醒,“吉时快到了,别耽误了。” 三人纷纷伸手捂嘴,整齐划一,连眼珠子转得幅度都像,沈辞好气好笑。 临近吉时,官邸开始放鞭,等候在官邸外的迎亲队伍已经开始鼓瑟吹笙,沿路更是沾满了围观的百姓,也出动了驻军值守。 沈辞上马,郭子晓和韩关跟上,迎亲队伍都是沈辞的近卫和驻军中挑选的人。 沈辞骑马走在去唐府的路上,沿路有奏乐声,也有百姓夹道恭喜和祝福的声音,此起彼伏。 今日应当大半个立城的百姓都来了。 沈辞嘴角一直扬起,没有放下过,而这一日应当也是他一生中最春风得意的一日,他要迎娶阿翎,拜堂成亲。 又是卡在刚好的吉时抵达唐府,仿佛外开始放鞭,应接新郎官。 唐四爷不在,顾夫人在偏厅中见沈辞,而后喜娘们搀扶着一身喜袍,又并着喜帕遮面的新娘子。 沈辞原本同顾夫人说着话,但看着喜娘们搀扶着陈翎上前的时候,沈辞忽然缄声,好似整个人都愣住…… 忽然间,早前的紧张也好,喜悦也好,都在这一刻升华成了旁的情愫。 陈翎能低头看到盖头下那双喜靴朝她走来,从喜娘手中接过她手中喜绸的另一端,牵着她一道行至顾夫人跟前。 离家要说分别的话。 许是气氛释然,许是顾夫人想起了早前出嫁的女儿,朝他二人叮嘱和祝福的时候,眼眶微微红了。 陈翎也莫名想起了姨母。 若是姨母还在…… 陈翎没再继续多想。 从偏厅出来,沈辞牵了喜绸领着她一路出了唐府大门,一直到牵她上花轿。 陈翎并不知晓府外这么多百姓在,喜帕下,陈翎被府外的问候声吓一跳,沈辞安稳道,“都是立城百姓,别怕。” 洞房礼前,喜娘不让新郎官和新娘子说话,但沈辞见她愣住,偷偷说了一声。 陈翎也轻嗯一声。 待得陈翎上了花轿,沈辞也重新跃身上马,迎亲队伍才从唐府返回官邸。 此时宾客皆已到官邸,官邸门口更是被围得人山人海,幸好有驻军在。 陈翎一辈子没坐过这么颠簸的花轿,颠到最后她得伸手扶稳了两侧的把手才能坐稳,花轿终于停下,她也长舒一口气,只是这口气才舒缓,就听喜娘说,新郎官抱新娘子夸火盆。 陈翎还没反应过来,花轿的帘栊被撩起,她整个人被沈辞抱起。 因为红盖头还在,喜娘叮嘱了不能落下,她只能份外小心顾及着,所以难免拘谨。 从沈辞抱她出花轿起,周围都是欢呼声,叫好声,祝福声,更多的是起哄声! 沈辞是驻军统帅,今日来得军中将领不少,一起哄,就一群接着一群,不说沈辞,陈翎耳朵都红了,尤其是那句,“将军,怎么脸都红了呀!” “比新娘子的脸还红吧!” 周围哄笑。 沈辞和陈翎都僵住,也都分明听到对方的心跳声加快,只是忽然,陈翎也笑出声来,脑海中想象中沈辞眼下的模样,忍不住莞尔。 沈辞深吸一口气,没搭理这些人,而是跟着喜娘的安排,抱着陈翎夸了火盆。 迎亲的队伍都在身后,府外的起哄声,叫好声,仿佛也都留在身后。 沈辞放下她,一路牵她到了拜堂的正厅中。 但光听声音,也都知晓府中挤满了宾客,陈翎跟着他走。 到正厅时,也刚好卡在吉时。 司仪刚说一声吉时到,整个厅中和苑中都在起哄,“拜堂拜堂!” 陈翎终于知道沈辞为什么这么紧张了…… 起哄声和欢呼声中,沈辞牵了陈翎入内。 今日的司仪是刘贺刘将军,所以忽然间更多了几分军中的意味,从“一拜天地”起,陈翎耳边就被周围闹得嗡嗡作响,好像府中至少有三千只鸭子,或是更多。 因为府中没有长辈,“二拜高堂”也是向着天地方向拜的。 等“夫妻对拜”的时候,两人的头碰在一处,整个府中的欢呼声和起哄声都似要炸裂了一般。 在刘贺口中“礼成,送入洞房”这一句结束后,全是提醒沈辞的声音,“将军别忘了出来喝喜酒啊!”“嫂夫人,将军今晚得多喝些。”“哎呀,你们怎么回事,是不是不准备让将军洞房了啊!”“谁说的!将军怎么能不洞房呢!” 周围的哄笑声中,沈辞牵着喜绸将陈翎从正厅中领了出去。 从另一侧门除了正厅,仿佛周围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