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袖藏天光 第221节 (第3/3页)
有天子定夺,但平心而论,御史台今日谏言不少,既是谏言,也应有度,否则就不是御史台上达天子,下察百官的清明,而是越雷池过多,想在朝中主事了?” 若说方才御史台的人还在群情激奋中,宁相虽然安抚了各方,但并没有浇熄方才吴佐一点燃的御史台众人心中热情。 但方四平的这番话,才真在御史台众人心中敲响了警钟。 若御史台再如此行事,就不是公正谏言的御史台,而是触手伸到了朝中…… 打蛇打七寸,方四平的话让御史台众人脑中都清醒了一番。 确实逾越了。 但随着方四平的一番话,方四平和翰林院再度站上了风口浪尖。 陈翎目光瞥向殿中,继续看着殿中众人,不知道下一个出来的人是谁…… 但朝中谁都未想到,此时站出来的人是方四伏,“陛下,微臣有事起奏。” “说。”陈翎知晓方四伏是要在风口浪尖处将方四平拽回来,一笔写不出两个方字。 方四伏笑呵呵道,“启禀陛下,早前谭王之乱,平南侯府确实鞍前马后,当时的庆功宴诸位大人应当都有目共睹。陛下一惯爱民如子,更待朝中亲厚,如今此事尚未有定论,风声传出,恐怕平南侯世子在京中也不安心,平南侯也不安心。不如陛下传召世子入宫伴驾,等事情有了定论,再行定夺也不迟。” 方四伏说完,人人心中都心知肚明。 入宫伴驾,是要比软禁府中好听多了,但伴在天子近侧,原本就是殊荣,方四伏那句怕风声传出,平南侯世子在京中也不安心,才是神来一笔。 如此,既避免了放虎归山,也顾全了平南侯府颜面,还让天子好做。 方四伏这个主意滴水不漏。 果真,陈翎颔首,朝启善道,“启善,传旨,宣平南侯世子入宫伴驾。” “是!”启善拱手。 到此处,早朝应当算告一段落了,启善正想高声宣布退朝,吏部尚书鲁远洋上前,“陛下,微臣还有一事。” 启善退回。 “姜宏允。”鲁远洋唤了一声。 大理寺少卿姜宏允上前,“陛下,鲁尚书。” 鲁远洋沉声道,“此事常寺卿都已避嫌,依照大理寺查案条例,此事涉及天子安危,平南侯府与沈家是姻亲,如今沈将军执掌禁军,是否应当避嫌。” 鲁远洋说完,殿中纷纷反应过来。 方才吴御史和御史台的人确实旁敲侧点过沈将军这处,但因为陛下当时打断,此事都被殿中众人抛之脑后。 鲁远洋如此提起,姜宏允应道,“回陛下,根据大理寺条例,沈将军应当避嫌。” 姜宏允说完,殿中再次哗然。 一方认为姜宏允所言妥当。 另一方,则入小五一般惊呆。 此事同沈将军有什么关系,光是平南侯府是否牵连其中都说不清,怎么忽然又到将军这处要避嫌了? 小五就在沈辞身后,沈辞再度提醒小五稍安勿躁。 戴景杰这处,沈辞也朝他摇头。 戴景杰窝火。 鲁远洋和姜宏允说完,殿中目光都依次看向沈辞和宁相处。 沈辞自是不说了,宁相是百官之首,宁相如何说,关系到天子的态度。 宁如涛上前,“陛下,沈将军,老臣愚见,怀城之乱沈将军护驾有功,又救天子与太子与危难之中,行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心,这等时候更应做表率,主动避嫌。” 陈翎看向沈辞,修长的羽睫轻轻颤了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